当前位置:首页 >> 留学 >> 海归政策 >> 正文
站内搜索
今天是 欢迎访问中国教育网新版
如何为“海归”提供创业平台
来源:     2008-7-10 10:04:00
 

日前,徐庄软件园迎来了一批特殊的客人——北京中关村科技园区代表团,双方聚焦的话题是:留学人员创业园如何为海归人士创业提供平台,为创业企业成长提供舞台。观点交锋,智慧碰撞,参加座谈会的有北京南京两市的政府官员,有几十位海归企业老总,这场被称之为“村”(中关村)、“庄”(徐庄)对话的座谈会,勾勒出两市合作发展、共创双赢的美好前景。市领导陈绍泽、王奇、刘以安出席了座谈会。

“这个办法好,回去后在中关村移植”

“不遗余力,广招全球海归。”市人事局副局长夏小方在介绍南京留学人员创业情况时说,南京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海外人才招聘工作,分别在美国、德国、日本、澳大利亚设立了海外人才联络站,吸引高端海归来宁创业。近年来,全市已吸引海外留学人才9366名,他们中60%具有博士学位,80%具有高级职称。目前,我市共设有留学人员创业园10个,在孵企业300多家。

从去年起,为吸引特殊人才,各学科的领军人物落户南京,我市出台了“三个一百”特殊引智政策,即:提供100万津贴,安排100平方米公寓居住,提供100平方米以上的实验室。此举引起了北京中关村国际孵化园总经理刘晓民强烈关注,夏小方话音未落,刘晓民插话道:“领军人才标准如何认定?”夏小方答:“过三关。”首先由园区对领军人物的创新、创业成果进行初步筛选;其次提交专家进行评审;最后举行综合评价,由专家组成评委对领军人物进行公开答辩,然后经评委打分认定。刘晓民边记边说:“这个办法好,回去后在中关村移植。”

“中关村就是我们赶超的新坐标”

在营造留学人员创新、创业环境方面,尽管南京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与“老大哥”中关村相比,差距不小。中关村管委会留学生服务总部副主任贺明介绍,中关村现有留学人员创业园25家,在建的还有15家,吸引了9800名海归,创办企业有4300家,园区几乎是家家爆满,许多海归进不来,出现了排队等入园的状况。为加快园区建设,中关村园区建设共有4种模式,分别是政府办、企业办、大学办和民营企业办的多渠道的格局。

南京市科技局副局长郑加强感慨地说:中关村就是我们赶超的新坐标,我市目前“建好园区等海归落户”的观念要改变。要学习中关村的高校办园区的成功经验,借助海归的“母校情结”,我市完全可以联手南大、东大、南航等一批高校创办园区,利用他们的人脉资源,吸引这些名校毕业的海归人士回家乡创新、创业。

“希望中关村栽苗圃,在南京种大田”

中关村之所以在吸引海外人员创业、创新方面走在全国前列,其中必有独特的诀窍。中关村科技园管委会副主任夏颖奇坦诚地说:“北京和南京不是对手,而要联手。”他把办好园区压箱底的“法宝”和盘托出——对早期的入园企业,中关村每家提供10万元的“种子资金”,让孵化企业加速成长,挖到第一桶金,这项制度已坚持8年,始终未变;在园区服务上面,操作层面服务更为重要,如果没有可操作性,再好的政策等于零。“我很看好南京科教资源优势,也很乐见中关村海归企业把研发中心、分公司甚至于总部搬到南京来,希望中关村栽苗圃,在南京种大田”。

3个多小时的座谈会上大家畅所欲言,十几家北京海归企业老总表达了在南京落户的愿望。

陈绍泽说,中关村经验值得南京学习和借鉴,两市合作要像走亲戚一样,越走越亲。双方合作要拓展新思路,拓宽新空间,拓展新领域,建立战略伙伴关系,优势互补,实现双赢。

■相关链接  
站内资讯搜索:  
考 试 课 堂 期 刊 软 件
           
热点专题
·以传教的热情和坚忍动力发…
·“世界华人艺术大会” 第十…
·国家教育事业十三五规划解…
·教育时评:“老师不敢批评…
·我国首个教育脱贫五年规划…
·评论:教育改革不能总被芜…
·湖北文理学院理工学院招聘…
·中国教育在东西文化激荡中…
·未来5年,广州各区中小学的…
·教育部连续12年开通高校学…
学习宝库
热门推荐
·全国优秀培训机构
·中国教育网频道说明
·全国优秀教育机构推荐
·频道诚征兼职主管/主编
·职业、职称考试网络课程
·08年全国各地院校招生就业展
·08年全国各地院校招生计划展
·08年中国各地艺术院校推荐
·08中国**省十强中学评选展示

    中国教育家协会 教协会员理事 香港监制
京ICP证000045号-81
中国香港特区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0-01-20-3
业务及合作热线:010-64803658
信息发布:bj64803658@126.com欢迎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