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留学 >> 海归动态 >> 正文
站内搜索
今天是 欢迎访问中国教育网新版
“海归”创业:绍兴“富二代”们的生活
来源:     2009-1-4 9:11:00
 

这是一张张年轻的面孔。他们时而低头讨论,时而发出会心一笑,大家谈话的主题则集中指向商业。

这是2008年12月26日晚咸亨大酒店绍兴市留学生创业联谊会年会。酒店门口,停着不少“奔驰”、“宝马”等名车。

有三个身份交织在这群平均年龄约为30岁的人身上:“富二代”、“海归”与创业家。以联谊会形式把他们连结在一起的目的,则是如何完成更好的民企交接班。

理想的腾挪

开名车,戴名表,这是一些人印象中对“富二代”的定义。含着“金钥匙”长大的这群人,很多时候,他们的一举一动都会引起社会舆论的关注。

联谊会会长骆越峰说,他们这个组织严格摒弃贵族式的消费习惯。“如果有人怀着攀比心理,谈论奢侈品、赌博这些事情,我们马上就会把他‘请’出联谊会。”

留学生创业联谊会现有100多名成员,他们大抵有类似的经历。因为父辈经商办厂,家庭经济宽裕,曾被送往美国、德国、英国、新西兰等地留学。学成归来后,从上一代手中接过家族企业。

“不要成为一个富家子弟俱乐部。”一年前的联谊会成立仪式上,一名市级官员如此寄语。

“加入这个组织,其实是给自己找一个圈子。”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联谊会成员说,5年前,他赴美国留学,回来后找自己的同学聊天,“完全没有共同语言,饭桌上谈的都是结婚生子的话题”。

在这批“海归”中,虽然不少有过在普华永道、富士通等全球知名企业打工的经历,但他们必须面临的一个问题是:子承父业。“我当时在一家日本企业上班,老爸三天两头给我打电话,说他身体不好。我一回来,他的病就好了,我也接手了企业。”一位姓任的成员表示。

“在国外你能干什么?去华尔街上班这已经是最理想的职业。世界最大的机会在中国,这里遍地黄金。”在这些人眼中,无论是创业成本,还是商业扩展的空间,开始他们人生腾挪的起点仍在中国,直至回到家乡。

查阅联谊会成员名单,不少人的家族为绍兴前50强民企。“我们这个组织的落脚点在‘创业’这两个字上,大家在一起更多地是探讨经营方面的问题。”骆表示。

渐进式改革

下到车间历练,出任副总,或升任企业CEO,这是联谊会成员大多有过的经历。

“一回来的时候认为自己是天才,别人都是傻瓜,后来慢慢发现,教科书上的东西,国外的制度、管理、文化,和中国不一样。经验很重要。”有关人士透露。

对于这些“海归”而言,他们所接手的工厂大多都面临着三种情况:一是自己的父辈早年以江湖草莽的跃进方式打下了江山,二是企业股权主要集中在家族手里,三是工厂大多从事纺织、印染等传统制造业。

凭借流利的外语和自己在海外留学积累的人脉关系,分管企业出口业务,这在“海归”创业群体中占了绝大多数。

上虞东海化工的陈江现任外贸副总,在进入父亲的工厂几年后,他组建起一支自己的团队。“我主要负责电子商务,去海外接单。”陈表示,作为中国颜料领域的“隐形冠军”,父亲为其打下的基础是,将企业做到了中国的前三强。而他的梦想是,在现有几亿元年销售额的基础上,把企业打造成全球最大的“颜料帝国”。奋力开拓海外市场,则是他走出的第一步。

与陈江不同,他的同乡孙煜炜更侧重于企业内部管理。“飞龙丝绸”是一家年销售额几千万的染整企业,孙正在企业建立一套完整的ERP(企业信息化)流程。和很多传统的纺织工厂一样,“飞龙丝绸”原来的生产环节大多采用手工操作,企业库存管理、流程绩效方面存在很大的挖掘空间。

无论做渠道,还是实行精细化管理,“海归”们在企业推行的这些做法,均不乏其留学经历的“烙印”。逐渐渗透,而非激进变革,则是他们采取的方式。几乎所有的“海归”都提到,西方企业的发展理念,与中国的现实、文化传统存在差异性,在实践中积累宝贵的经验,这是他们最需要的。

尽管不少人的名片已印上了CEO等头衔,但记者采访到的几位人士均表示,自己的父亲并未淡出企业。“就像中国人的教育方式一样,我们做企业的空间,现在更多是在父辈的谆谆善诱下进行‘渐进式改革’。”有关人士透露。

实现股东与经营层的分离,引入战略合作伙伴,对企业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对这些三十上下的年轻人来说,似乎还为时过早。

压力下成长

“有人提出过以联谊会的名义去统一拿地搞一个留学生创业大厦,也有人提出成立一家留学生基金会,合力搞资产管理,但这些方案后来都遭到了否决,现在还不是这个时候。”联谊会一名负责人透露。

尽管有人对联谊会成员在发展新经济、实现产业结构调整方面寄予很高的期望,但事实上,联谊会成员在这方面有大动作的寥寥无几。跨行业发展,进行新的投资,在不少成员看来,是一种冒进行为,面对祖上的大笔资产,他们更多采取了保守的态度,联谊会也更多地表现出理性、务实的作风。

2008年,联谊会组织了三次考察,先后到海亮集团、步森集团、无锡尚德太阳能电力公司和万丰奥特进行参观交流。

“尚德电力”是中国发展最快、规模最大的留学生回国创业企业之一,已跻身全球光伏前三强企业。“无锡之行拓展了我们的视野,但绍兴本土公司的成功经验更值得我们借鉴。”有关人士表示。

无论是海亮集团,还是万丰奥特,联谊会赴这些企业考察的一个优势是,这些企业负责人的子女均是联谊会成员,因此考察不停留于走马观花层面。在万丰奥特,颇富传奇色彩的吴良定亲自出面,为他们上了一堂2个小时的人生课。

事实上,这种考察成了上下代之间一种更好的交流与互动。相比专业技能,很多联谊会成员更看重自己综合能力的提升。

创业不是在家里闭门造车,与官员、银行界人士打交道,吸纳更多的社会资源,为企业成长创造一个良好的空间,这是他们普遍关注的问题之一,而联谊会无疑是一个良好的平台。

“毕业的时候谈自己的人生理想,大多数日本的同学都说去麦当劳打工,而且打一辈子都可以,而几乎每一个中国同学的回答是,我想拥有一家自己的企业。”一位曾留学日本的成员说,回来后才体会到,家族资产带给他们更多的是一种压力,而并非外界所羡艳的财富。

■相关链接  
站内资讯搜索:  
考 试 课 堂 期 刊 软 件
           
热点专题
·以传教的热情和坚忍动力发…
·“世界华人艺术大会” 第十…
·国家教育事业十三五规划解…
·教育时评:“老师不敢批评…
·我国首个教育脱贫五年规划…
·评论:教育改革不能总被芜…
·湖北文理学院理工学院招聘…
·中国教育在东西文化激荡中…
·未来5年,广州各区中小学的…
·教育部连续12年开通高校学…
学习宝库
热门推荐
·全国优秀培训机构
·中国教育网频道说明
·全国优秀教育机构推荐
·频道诚征兼职主管/主编
·职业、职称考试网络课程
·08年全国各地院校招生就业展
·08年全国各地院校招生计划展
·08年中国各地艺术院校推荐
·08中国**省十强中学评选展示

    中国教育家协会 教协会员理事 香港监制
京ICP证000045号-81
中国香港特区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0-01-20-3
业务及合作热线:010-64803658
信息发布:bj64803658@126.com欢迎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