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留学 >> 海归动态 >> 正文
站内搜索
今天是 欢迎访问中国教育网新版
深圳海归:我们需要组织
来源:     2008-11-13 10:32:00
 
“我们迫切地需要一个组织,我们声音多,但不知告诉谁”?在9日举行的深圳引入海外智力及技术交流路径探讨沙龙上,英国西南英格兰地区发展局中国首席代表刘班说。迄今深圳引进的留学生逾万人,针对他们“大多是一盘散沙”的现状,深圳科协表示计划做一个深圳版的海智计划,形成一个为海归人员服务的机制。

留学生“引进来就撒手了”?

11月9日下午,深圳市科协和深商研究会举办了小型圆桌会议,留学生创业园的负责人、留学生代表、科协主席围绕“深圳引入海外智力及技术”进行观点碰撞。

至今,深圳市的留学生创业园共有8个,深圳引进的留学生超过了1万人。深圳市留学生创业园总经理张滨龙说,仅深圳市留学生创业园引进的留学生就有700名,创建570多家企业,包括朗科、迅雷等企业。据其估计,全市留学生企业相对活跃的应该有两三千家。深圳2000年就率先出台政策,每年有3000万资金扶持留学生企业,吸引了一大批留学生到深圳创业。但一个不容忽视的现象是,花大力气从世界各地吸纳来深的海归们,他们目前在深圳的状态仍然是“一盘散沙”,“引进来就撒手了”。也正是这个原因,深圳虽然将逾万留学生吸纳于此,但并未“最大限度地调动他们积极性、尤其是发挥他们特殊作用”,对他们现有的资源挖掘仍然不够。

“办完手续,开了一次会后就再没人过问。”几年前回深圳的海归代表申志强称,为一个课题,在四五个部门间来回跑,没有一个指引,“手头有好的项目都不知找哪个部门”。

打造深圳版海智计划留人才

而在深圳科技主席周路明看来,以高科技为支点的深圳如果不着眼海外留学生市场解决未来人才储备问题,在今后5-10年跟北京、上海差距将会拉大。

如何能留住并充分利用海归资源,周路明表示,计划做一个深圳版的海智计划,第一是存量海归资源全程服务,即形成一个机制为创业人员提供服务;第二就是增量服务,怎么让吸纳至此的海归人员能够好好落地。

目前,深圳科协有一个初步设想,一是海外人才引进的落地,科协想跟海外科技社团建立联系,通过科协跟海外科技社团形成一个资助制度,在这个架构下,深圳的触角延伸至海外,首先覆盖到北美、欧洲、日本几个重点地区,通过资助这些科技社团,来识别项目、有效转移。这是一个民间常态机制,目的就是希望通过跟海外科技社团常态联系建立起一个发现项目、发现人才的机制。

而在落地方面,科协想依托非营利组织形式,从工商注册开始为海归人员做好全程服务。此外,对留学生创业遇到的一个常见的融资问题,科协希望设立“天使基金”,鼓励海归在深圳落地。

而在刘班看来“我们首先需要有一个组织,哪怕成立一个留学生工作部也好。能够把我们声音发出去”。

■相关链接  
站内资讯搜索:  
考 试 课 堂 期 刊 软 件
           
热点专题
·以传教的热情和坚忍动力发…
·“世界华人艺术大会” 第十…
·国家教育事业十三五规划解…
·教育时评:“老师不敢批评…
·我国首个教育脱贫五年规划…
·评论:教育改革不能总被芜…
·湖北文理学院理工学院招聘…
·中国教育在东西文化激荡中…
·未来5年,广州各区中小学的…
·教育部连续12年开通高校学…
学习宝库
热门推荐
·全国优秀培训机构
·中国教育网频道说明
·全国优秀教育机构推荐
·频道诚征兼职主管/主编
·职业、职称考试网络课程
·08年全国各地院校招生就业展
·08年全国各地院校招生计划展
·08年中国各地艺术院校推荐
·08中国**省十强中学评选展示

    中国教育家协会 教协会员理事 香港监制
京ICP证000045号-81
中国香港特区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0-01-20-3
业务及合作热线:010-64803658
信息发布:bj64803658@126.com欢迎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