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文化碰撞中取得收获
对于郭瑜和曾伟玲来说,这是一段既忙乱又充实的时间。英国的社会政策协会年会在伯明翰大学召开,她们俩作为大会志愿者,一直在会上忙碌。晚上回来除了整理资料,还有一项重要的工作要做,那就是更新博客。
她们是南开大学政府管理学院社会保障专业06级的研究生,作为“南开大学欧盟—中国欧洲研究中心项目”的一员,一个月前到英国伯明翰大学应用社会科学研究所进行交流访问。
“以前我们俩都没有开博客的想法,到这儿之后受导师影响,想用博客把3个月的交流体会记录下来。”两个人的博客主页设计非常清新,她们还给同学和各自的朋友广发邮件,为博客做广告。
“初到异国,首先面临的就是生活问题,最难的可能就是获取足够多的信息吧。衣食住行,有贵的有便宜的,要花最少的钱做最优的选择,就必须掌握更多的信息。语言是需要克服的难关,必须学会从他人那里获得信息,学会聆听和咨询。发达的网络,提供了不少便捷。”这是曾伟玲博客文章中的一段话。
像这样的真实记录在博客中多有呈现,她们的博客不仅有了不少点击率,还引起了一些媒体的关注,已经有国内的杂志向她们约稿。
在英国,她们觉得每天都有所收获。曾伟玲说:“即使是参观,只要体验到文化之间的差异,也会感受到很大的冲击,感到有所收获。”
她以自己的经历证明了这一点。刚到英国时,她在车站买票,售票员忘记找钱了,两镑,不多但也不少。曾伟玲离开柜台好一会儿才想起来,她回头去找服务员,心里很是忐忑,毕竟自己离开时没有点清楚。但售票员只问了句:“Areyousure(真的吗)?”得到肯定的回答后,售票员二话不说就把钱给了曾伟玲。
“这是思维上的不同,虽然中西方分别崇尚性善论和性恶论,但在实际的行为中,国内的很多人往往假定人是坏的,所以要进行约束和惩罚,而这边却假定人是好的,你是能遵守规则的。”曾伟玲说。
因为是学社会保障专业的,郭瑜和曾伟玲平时非常注意各类公共设施。她们看到无论在哪里,一定会有无障碍通道、无障碍厕所,让残障人或者是带小孩出行的人都非常方便。在火车上,无障碍厕所开门关门和锁门都是电动按钮,里面所有的标签都有盲文,公共设施非常人性化。
通过一个多月的国外生活,郭瑜认为,如果能以了解、学习的心态融入异国环境,扩充知识面,开阔眼界,使自己拥有相异而不相悖的思维方式和更加宽厚平和的心态,对一个青年人的成长会很有益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