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孩子学习动力别贬低他人
夏夜,外出散步。路左边是尚未竣工的大学生宿舍,路右边是施工队住的工棚。一对中年夫妇带着孩子走在前面。父亲一手拉着孩子,一手向左边一指:“看见没有?好好学习将来住这边,”接着又向右边一指:“不好好学习将来住那边!”两句话把前后散步的人都逗笑了,纷纷称赞这位父亲“教子有方”。
走在后边 的我心中却不禁五味杂陈:是的,人们早就感到,生活在北京、上海等等大城市的许多孩子学习动力不足,不刻苦、不勤奋几是通病。家长们希望孩子能够理解社会的竞争,生活的压力,付出才能获取,知识能够左右命运这些道理,其用心良苦值得同情,望子成龙可以理解。但是,用“好好学习可以上大学,不好好学习只能当民工”这样的理念教育孩子,看似实际,却在潜移默化中渗透了不少副作用。
首先,任何人,不管贫富贵贱,不论职业出身,生而平等是现代社会的基本观念,是一种进步的普世价值观。民工中也有获“五·一”劳动奖章的全国劳动模范,大学生中也有鼠窃狗偷不争气之辈。可见一个人的社会角色并不能决定他是否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刘少奇同志曾对掏粪工人时传祥说:“你当清洁工是人民的勤务员,我当主席也是人民的勤务员。”充分体现了老一辈国家领导人对劳动人民的尊重和真挚感情。当然,在现实生活中,官员与百姓、知识分子与民工,经济地位、社会地位都存在着相当的差距,但这种差距不是人格的差距,不是道德水准的差距,“这边”和“那边”都是社会的需要,随着时代的进步,“两边”在经济、社会地位和知识水准的差距也一定会逐渐缩小,这是人类文明进程的必然趋势。然而,那位父亲对“两边”明显的褒此贬彼态度,却太落伍了。它很容易给孩子造成工农皆下品,因而看不起劳动和劳动人民的误导。
这样的“教育”还会给孩子造成一种错觉:“住这边”的人,是好好学习的结果;“住那边”的人,是不努力的下场。其实,这种判断是不符合事实的。进城打工的民工多数来自欠发达地区的农村,那些地方学校的教学条件、师资水平与大城市不可同日而语。即使那里的青少年有学习的愿望和能力,囿于教育水平和家庭经济条件,还是有很多孩子圆不了大学梦。在一些国家级贫困县,“读完初中,再去打工”仍是需要努力才能实现的目标。我觉得生活在大城市的父母们,应该把这些国情告诉自己的孩子。如果有机会,甚至可以带自己的孩子到贫困地区的农村去看一看,走一走,使他们懂得珍惜自己的今天。近些年,一些城市的中小学与贫困地区的学校结成对子,利用假期相互走访的做法,就很值得提倡。因为这样的教育,不仅能在更高的起点上给孩子增加学习的动力,而且还可以培养善良、关爱、同情心,使孩子形成更健康的人格和社会责任感。
摘自:光明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