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在线留言

高校推荐
·全国各地高校风采
·全国优秀民办高校

专题报道

·2008高考录取分数线
·全国高校名单
·关注高考专题报道
·2008年教育论坛网上交流
·求职招聘大学生就业指导
·中国教育网抗日专题
·高校网上咨询
·2008年高考冲刺
·留学移民指南导读
·民办院校报考指南
·2008年高校招生信息汇总
               更多...

 


600分落榜 非清华北大不去


http://www.chinaedunet.com 2005-7-21

    

今天本科第二批补报志愿录取工作将全面开始。据统计,今年北京市共有22名高考600分以上的考生“没有本科可上”。看着别人拿到录取通知书准备上大学,这些高分“落榜生”依然坚定地表示,“非清华、北大不去”。

  高分考生就想上名校“我只想要清华‘一本’的录取通知书。”今年清华大学理工类本科一批录取分数线为615分,看到这条线,考了602分的小峰(化名)在电话里告诉记者,在收到成绩单的当天,他就决定了要去复读。他对记者表示,在清华学物理是他最大的心愿。

  小峰是东城某市重点中学理科重点班的学生,平时大大小小的考试,在班里总能排在前10名。“一模排第6,二模也还不错。”他说。

  谈起高考前报志愿那一段,电话里小峰的语调比之前高了些。“我只报了两个‘一本’志愿,都是清华的。”小峰说,“其实拿到分我就知道没戏了,但就没想过补报。”平时测试都在600分左右“逛荡”的他,本以为努力一下可以上线。小峰告诉记者,接下来的一年他除了继续复习什么也不想了。

  考生有选择权“和中考按分数高低录取不一样,高考更尊重学生的自主选择权。”近日,在高招现场,市高招办有关负责人再次表示,高考录取必须充分尊重考生的意愿。

  尽管今年北京市为落榜生开设了补报志愿的通道,但和往年一样,还是有600分以上的“落榜生”。市高招办有关负责人表示,这些考生多数只填报了一批本科的某个学校、某个专业,“他们没有填报二本志愿,又不服从校内调剂,就是一门心思考名校。”市高招办主任分析认为,600分以上的“落榜”,都是考生确定“非某校不上”造成的,这些高分考生填报前就有自己的选择,高考录取也是以考生志愿为准的。

  负责人表示,为了尊重考生的选择权,工作人员只能把这些高分落榜考生档案退回。

  复读班以高分生为荣“已经有3个高分生确定在我们这里复读了。”昨天记者从精华教育机构高考复读班了解到,每年都会有不少580分以上的高考落榜生在这里复读。

  随后,记者又对几家复读班进行了电话咨询,工作人员接电话第一个问题就是:“您高考考了多少分?”据了解,每年6月底到8月中旬,都是高考复读班报名的“黄金时节”。海淀某重点学校的高考复读班老师告诉记者,她每天都会接到50多个咨询电话。其中,570分以上的高分考生也十分热衷复读。

  在京复读一年约花2万有关统计显示,目前北京市复读学校一年的学费在15000元到20000元不等。其中,走读制学生一年的学费最高为18000元,远郊区的寄宿制学校的学费(含食宿费)则有的高达23000元左右。这些还不包括学习期间的其他生活费用。

  一位曾经做了3年高考复读班教学的老师表示,复读机构最希望的就是用高分考生做“荣誉榜”。“这些学生在这里复读,考上清华北大了就是学校的光荣。”这位老师告诉记者。

  社会观察·解析考生别太理想化

  针对高分落榜现象,一位多年负责北大招生的老师认为,有一个原因是考生过于理想化。

  “考生只定准了清华、北大,认为那里才是高等学府。”专家认为,这种心理容易在考试中形成压力,影响发挥。

  采访中,有曾经考上名校的高分考生也表示:“只要能考上北大、清华等几家‘中国一流’大学,多花一年时间复读也值了。”专家分析认为,上名校也许会对今后的人生起到重要的影响,但这绝不是惟一影响。而高分复读,也许还是一种“赌博”。

  精华培训机构一位老师透露,最近几年,应届高分考生复读后重考成绩不理想的事情,屡见不鲜。

  “再而衰、三而竭。这道理自古就有。”专家认为,一年的复读也许会把考生当年的斗志磨没了,而低效率的复读只是一种重复,多数情况下对考生没有实质性的帮助。

  有媒体曾报道,南京市部分复读学校在考后接受的报名和咨询都十分火爆。其中,有不少是达到了本科一批线或已被本科一批高校录取的高分考生,甚至还有超过600分的“绝对高分”考生。

  对此,中国社科院心理所郭教授指出,尽管高分考生复读的定位十分明确,就是为了明年考上北大、清华等名牌大学。但其实是一种不十分理性的“赌博式”复读。

  “这既是在浪费时间,又增加了下一届考生的压力,从这个方面看也是不公平的。”文/本报记者邓跃

摘自:竞报

严正声明 | 网站介绍 | 网站导航 | 信息发布 | 网站建设 | 广告服务 | 与我联系 | 付款办法 | 友情链接 | 本站首页

中国教育家协会  香港监制
本站通用网址:中国教育网  网络实名:中国教育网站  中国教育在线
香港通讯地址:香港兴发街邮政局38062号信箱 中国香港特区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0-01-02-5
中国教育网业务及合作免费咨询热线:010-64801986 64803658 京ICP证000045号-77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21984
广告信息发布:webmaster@chinaedunet.com 投诉:HK8899@vip.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