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在线留言

高校推荐
·全国各地高校风采
·全国优秀民办高校

专题报道

·2008高考录取分数线
·全国高校名单
·关注高考专题报道
·2008年教育论坛网上交流
·求职招聘大学生就业指导
·中国教育网抗日专题
·高校网上咨询
·2008年高考冲刺
·留学移民指南导读
·民办院校报考指南
·2008年高校招生信息汇总
               更多...

 


关于中国高等教育问题——刘海波访谈


http://www.chinaedunet.com 2005-4-19

    

提问者:某报记者

回答者:中国人民大学政治学系教师刘海波


1、请您以您的切身体会谈谈中国高等教育这十年来的发展和变化?(要生动的例子)
答:研究生数量突飞猛进,大学硬件设施有极大改善,一小部分教师收入大幅度增长,成为高收入阶层。老师文章越写越多,学术成果越来越多,教育质量原地踏步甚至退步。


2、高等教育已经从精英化教育走向了大众化教育,请您结合您的经历谈谈您的感受(举
例子最好)

答:对于这个问题,我不认为中国的高等教育已经从精英化教育走向了大众化教育。虽然我国大学的招生数量扩大了很多,但我国的高等教育仍然发挥着精英选拔的功能,只不过由所有大学转移到少数著名大学,由本科教育转移到研究生教育,只是竞争的战场转移了而已。当少数几所大学垄断了每个省分数段最高的考生时,如果高考确有一定的选拔效力的话,这怎么不是精英教育呢?而且,现在,少数大学的资源条件和一般大学的差距更大了,学生出路的差别更大了。这是政府配置资源所造成的,改变政府的做法,改变教育上的中央集权制才是当务之急。另外,我国高等教育促进社会阶层流动的功能,在扩招和教育产业化之后减弱了,现在好大学中农村学生的比例可能更低了(个人经验,没有经过严格的统计)。
  高等教育从精英化走向大众化的前提是社会中出现了庞大的中产阶级阶层,中国目前并不具备这个条件。


3、目前“大学生就业难”已经不是一个新鲜话题了,但是却是每年大学毕业生的难题请您谈谈您对此的看法和建议或者也可以举您知道的周围人或者学生的例子?
答:目前我国的社会经济结构没有创造出大量的白领岗位可供大学生选择。要不怎么老听说大学生就业难,没听说民工就业难呢?

大学生就业难例子太多了,不具体指出了。给政府的建议是大学停止扩招;给学生个人的建议是继续考研,特别是名校好专业的,而不要指望到中西部地区去大有作为;实在不行,老庄、佛学、宗教可使你平静。

4、99年高校大规模扩招,体制改革,谈谈您对扩招的看法。
答:我不赞成大学教育产业化和扩招。在我国,大学教育不仅仅是人力资本投资,它也是一个资源垄断的集权社会的公平调节机制。历史上和目前,在中央集权制背景下,中国社会是等级森严的,但等级之间却可能有很高的流动性,不同阶层并不因出身而凝固,这是中国社会能够在一定时期内保持稳定的重要原因。中国有一种形式上接近公平的精英选拔体制,在中国出人头地的机会很大程度上是由科举式的正义来分配的,科举式正义的思想和实践弥漫于整个社会。政治权力垄断一切财富、地位、官职、荣誉等一切人类想望的事物,但却以形式公平的客观标准为依据进行分配,考试的分数或名次就是这种分配的依据。如果其他制度环境不改变,考试的形式公平性和考试成功后的巨大好处,乃是我国维持某种社会公平可能是最重要的途径,对此的任何破坏,都意味着动了平民中年轻精英分子的奶酪,破坏了他们对社会公正的预期,为政者当然要特加谨慎。在我国,高等教育承担了社会财富再分配的功能,承担了维持政体稳定的功能。99年高校大规模扩招和教育产业化,事实上将科举式的向上流动的竞争延后到以后的考研、考博,也非常不利于平民阶层和弱势群体。在我国,太多的人是平民,太少的机会等着他们,不要毁灭他们已经很少的希望。经济学家太片面地看待了问题,太不谨慎地提供了建议。时刻我们都不应忘记如何改进现行的政体,但不要轻易破坏我们现行政体稳定的条件。


5、您对考研热现象,原因的分析和您对大学生正确对待考研的建议。


答:现今考研热这种现象形成的原因中,从一个角度来说,包含着考生努力寻租的因素,当今的名校学生和研究生身份本身包含着巨大的租。这里我们把租定义为由于不同体制、权力和组织设置而获得的“额外收益”。寻租就是人们在某种制度环境下的行为,使个体价值最大化的努力产生的不是社会剩余而是社会浪费。政治权力先进行了财富或其他实际利益的转移,但只有具有某种资格或身份的人才能分享转移后的财富,这样具备这种身份或资格的人较之其他人就享有一块额外收益。获取这种身份和资格的努力就是寻租,无论获取活动是否合乎形式公平的规则。这块租的形成,首要而持久的原因是因为国家权力有意和无意的介入,使得考试成功者能够获得巨大的特权和优惠。这些特权和优惠可以包括毕业后成为国有单位人员的工作机会;拥有大城市特别是京、深、沪的城市户口等;对大学而言就是国家的重点扶持和垄断地位的保证。现在国家为了建成世界一流大学而以巨大财力和其它方面的优惠措施重点扶植的几所大学,就将进一步增加其内部成员身份的租值,那么进入这些大学也就成为更值得投资的事情。既然有这样一块巨大租的存在,那么考生必然就要花费努力去寻租;既然录取由分数来决定,那么考生投资大量时间精力去研究获取高分的技巧,则是自然而然的事情。这些社会现象的出现,却不取决于个人的意志,它是特定制度结构所造成的。如果制度的激励因素不改变,这些现象就总是会存在的。

对绝大多数考研的学生来说,他的决策是理性的,因此我没有建议可以提供。不过,我想提醒考生的是,如果你已经有了很好的本科教育背景,又不想从事学术事业,也可以考虑本科毕业后从事实际工作(只要这工作有发展前景),日后再读职业教育性质的研究生项目。目前我国大多数研究生教育既不培养学术人才(不需要这么多人搞学问),也不是职业教育,只是本科素质教育的延续,我觉得是资源的浪费。

8,您对中国刚刚兴起并日臻成熟的民办高校的看法。

答:现在的民办高校是职业培训班和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培训班。希望中国出现私立的真正意义上的大学。

9,请您谈谈您对“招生腐败”(本科招生腐败与研究生招生腐败)和“学术腐败”的看法和规避建议。
答:既然研究生和大学生身份存在一块租,那么租值就要分散到考生的努力行动中、拥有或部分拥有录取权的人们的收益中、考研产业从业人员的收入中。对考生来说,为了争取到特权会花费大量的努力,如果他的被录取取决于考试分数,那么他们当然就会努力学习不论多么无用但可以获取高分的课程。对那些拥有或部分拥有录取权的人们来说,研究生身份本身因国家所设立的租的存在,他们必定要从中抽租,这就是招生腐败现象的根源所在。既然这块租的存在使得有录取权力者必定想方设法抽租,那么为了保持考试的形式公正就必定要设置一些防范措施,而这些刻意的防范措施实际上使得整个选择规则产生了确定性和适当性的矛盾,从而使得考试规则往往变成了荒谬的公正规则。众所周知,在高考中考试作文等部分的评价依赖于专家们的主观判断,而不是全部进行标准化的客观性考试。这是因为评价一个人成长潜力这件事的复杂性使得评价需要建立在尽可能广泛的信息基础之上,所以在人才发现的过程中多少总要加入专家们的主观判断。这种主观判断同时也为其中的抽租者们留下了巨大的运作空间。为了弥补这个空间,有的人出于对于研究生考试中舞弊和走后门现象的痛恨,提出了研究生全国统一考试的观点。乍一听,这种观点是很有道理的,然而我们再往前推论几步就可以发现它的荒谬了。在我国,一个人获得博士学位,在博士论文答辩中,也普遍有走过场和打招呼的情况,但是,我们却不可能想象可以进行一种标准化的考试,用所谓客观公正方法,来决定谁获得博士学位。因为评价一篇博士论文是否合格只能依赖于相关领域的专家们的主观判断,即使这些判断常常出错。我们除了检查这些判断得以进行的制度性条件和程序之外,并不可能发现有所谓客观的标准来代替专家们的主观判断。在研究生一级的录取当中,除了考察学生必备的基本能力和要求(如外语)之外,也不可能发现有什么标准化的形式方法来发现优秀的人才。导师们倒是感到通过和学生们谈话,自己所信任人士的推荐,阅读学生撰写的自述和论文,更能了解学生的意志品质和学术发展潜力,所以必定要求在国家划定的基本分数线上有一定的主观自由裁定。然而由于制度所赋予的研究生身份租的存在,使得录取规则的形式公正性和适当性的矛盾越发突出了。

在我国现在的条件下,虽然很不理想,虽然我自己作为一个教师来说很痛苦,但我还是支持招生中实行更严格的形式化选拔标准,而不是取决于导师和学校的自由裁量。这样做甚至有维系社会稳定的巨大价值,谁说不是呢?

学术腐败的根源是政府垄断一切学术资源又急功近利地想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多出学术成果。集权体制可以大手笔地转移和支配物质资源,但不可能建设成功世界一流大学和获得一流成果。少数大学特权垄断地位的政府保证和政府对学术的各种奖励和资助造成了一些相当有利可图的空间,这时候如果不加以控制,就会酿成惊人的腐败;如果加以控制,则会出现形式公正的荒谬标准。人们用寻租性的努力来达到所谓的学术性标准,必定会出现荒谬的结果。这时候无论出现多少论文,这些论文同学术间的关系正如八股文同经义间的关系一样,貌似而距离最为遥远。学术腐败一个最严重的问题是虚假学术繁荣。

消除学术腐败在政府层面上是要改变目前的教育集权体制,如果牵扯到政体的问题而一时做不到的话,政府能做的首先是不要再将资源倾斜到几所所谓的名校上去和根据各种指标进行评比,资源会在寻租的过程中被耗费掉。当然,中国的大学还是有一些自主性的,但在目前政治行政体制、教育体制没有改变的情况下,大学当局的明智举措也许可以,在教师名位和利益的分配上采取更加大锅饭的做法,除了极少数例外(如果真有诺奖获得者或陈寅恪这样的人来任教的话),升级严格按照年龄和工龄为标准,这样使得寻租的努力毫无必要。这种在经济学看来是完全荒谬的办法,日本的企业和中国旧式大家庭中实际也有相当程度的成功。这不是正选拔的办法,但为的是避免逆淘汰。在这种情况下,工作的安排可以才有适当的人去做适当的工作的可能,是能者负其劳而不享特利,庸者享其成故无意干扰的办法。这种情况下有学术良心的人们可以仅仅因为有精神的动力而从事他们的追求,有责任感的人可以少受干扰地从事工作。这不是最好的办法,是仅仅勉强凑合着的办法,但在目前情况下肯定不是最坏的办法。我确实认为,这是消除学术腐败的一个办法。


10,“大学城”是最近几年的一个热门话题,请您谈谈我国建设“大学城”的条件是否成熟?为什么?

答:希望“大学城”不要成为廉价掠夺农民土地的一个方便法门。我不知道,建设大学城的真实目的是为了教育,还是为了土地差价和地租。

摘自:博客中国

严正声明 | 网站介绍 | 网站导航 | 信息发布 | 网站建设 | 广告服务 | 与我联系 | 付款办法 | 友情链接 | 本站首页

中国教育家协会  香港监制
本站通用网址:中国教育网  网络实名:中国教育网站  中国教育在线
香港通讯地址:香港兴发街邮政局38062号信箱 中国香港特区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0-01-02-5
中国教育网业务及合作免费咨询热线:010-64801986 64803658 京ICP证000045号-77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21984
广告信息发布:webmaster@chinaedunet.com 投诉:HK8899@vip.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