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在线留言

高校推荐
·全国各地高校风采
·全国优秀民办高校

专题报道

·2008高考录取分数线
·全国高校名单
·关注高考专题报道
·2008年教育论坛网上交流
·求职招聘大学生就业指导
·中国教育网抗日专题
·高校网上咨询
·2008年高考冲刺
·留学移民指南导读
·民办院校报考指南
·2008年高校招生信息汇总
               更多...

 


孩子为何“以泪洗面”?


http://www.chinaedunet.com 2004-7-9

    



  ●现在中小学生面对的学习和考试压力,的确已经超过了他们的心理和生理承受能力,这就不可能不出现逆反心理乃至精神变异


  ●儿童和少年时期本是接受道德教育和品性熏陶的最佳时机,假如为人父母师长者不抓住这个时机,只搞唯智教育,而其潜在目的又只是“挣大钱”,那就不可能造就大批德才兼备的社会精英,这势必严重影响“人才强国”和“三个文明”的真正实现


  ●现在的育才机制和社会风气逼着全国青少年服从考试指挥棒,都走高考独木桥,一纸文凭定终身,这就是最大的“同”。但你别看它比顽石还硬,根据“同则不继”的法则,它是绝不可能长命百岁、持续发展的


  最近,我在《书摘》杂志2004年第一期上看到一组中学生的画,每幅画之下都有作者自己写的一段话。这里我先摘引几段:


  ——妈,我学了,我读了,我看了,我听了,然而我也哭了。为啥要有考试?为啥总把简单的事搞复杂?


  ——“书中自有黄金屋!”说得倒好听,从被老妈生出来之后就进了“黄金屋”。(画中的“黄金屋”是一只鸟笼。)……作业写完了,玩电脑喽!“玩什么电脑,那么多练习册写完了吗?快写!”MyGod!老妈之命不敢违,写吧!So,只能以泪洗面啦!(“哭”死我啦!)


  ——学习越来越忙,睡得自然就很晚,每日除了面对老师和同学,就是窗外一大片漆黑的夜幕,桌子上的课本早已看不清楚,虽然窗外的黑暗被一堵墙隔绝在外,但我感觉时时刻刻都处在暗无天日的地方。望着明亮的星星和月亮,总是想,那里应该充满光明吧……


  ——学生、学生,要“学”还得要“生”,可现在我们是生不如死!我实在不明白这种教育能培育出什么样的“人才”!我感到快要崩溃,身体快要四分五裂……唉,我的人生之路还很长,不能就此倒下。呜呜呜……谁能救救我!


  ——看了这幅画,你们也许会觉得奇怪?人只要进了大学,太阳都绕着你转……这人啊,就是这样!活着太痛苦了,生不如死,但又没办法,你死了,父母怎么办,还等着你养活他们呢。唉!好死不如赖活着吧!


  我读着这些怨苦、沉痛乃至绝望的话,难以想象它们竟出于那些健康、漂亮、聪明、活泼的少男少女之手。我夜不成眠,不知怎样才能救助他们。我坐立不安,所以要在这里作点呼吁:现在的祖国花朵,未来的国家栋梁,竟在那里“以泪洗面”,感到“生不如死”,哭叫着“谁能救救我!”那些把祖国花朵“逼”到如此境地的人,难道不应该深切地反思反思吗?难道不应该作点努力、想些办法吗?


  现在中小学生面对的学习和考试压力,的确已经超过了他们的心理和生理承受能力,这就不可能不出现逆反心理乃至精神变异。我们作为成人已是饱经风霜、很有心理承受能力的人,然而我们如果设身处地为现在的中小学生想想,假如让你连续六年乃至七年八年九年挣扎在学习考试的苦海之中,每天要做大量艰深度远超智龄的数学题,要啃外语及做完其他令人望而生畏的种种作业;早晨六点半出门上学,晚上十一点还未做完作业;不许看电视,不许读闲书,不许玩电脑,乃至放学回家就不许出门;父母师长只要见面便唠叨不已软硬兼施,无非逼你做作业;考试成绩不佳轻则怒骂,重则殴打。请问这种情况符合响彻云霄的“以人为本”原则吗?请问你在这种情况下,有把握保持心理正常和身体健康吗?


  中小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无法和我们相比,所以他们在巨大的学习和考试压力下难以忍受,深感痛苦;甚至陷入危险的心理失衡状态,轻则厌学、逃学,出现精神障碍;重则离家出走乃至于想到自杀;更重的还出现了逆伦凶杀。诸如此类的情况,已一再见于媒体报道。“风起于青萍之末”,现在中小学生的逆反心理及其宣泄表现,已经不仅仅见于“青萍之末”,而是刮起了尘沙,吹落了木叶!我们如何能对此视而不见,无动于衷!这事关我们后代的健康成长,事关长期的育才用才,事关社会主义的千秋伟业,事关中华民族的未来命运啊!


  有一位中学生在其所作的画下写道:“上了大学,就意味着进了天堂,意味着以后能挣大钱。”这话虽然简单,却是一语说到了“根本”上。现在的父母逼子女考试出众,不就是为了子女将来能够当“白领”、挣大钱吗?父母并不隐瞒这个奋斗目标,所以这个奋斗目标也便深入子女之心。既然是只为“挣大钱”而在学习考试中全力拼搏,那么即使是天才儿童、优秀学生,他们的心中还能容得下“德育”吗?还顾得上全面提高人文素质吗?“人之初,性本善”,人在儿童和少年时期,本是接受道德教育和品性熏陶的最佳时机。假如为人父母师长者不抓住这个时机,只搞唯智教育,只为高分拼搏,而其潜在目的又只是“挣大钱”,那就不可能造就大批德才兼备的社会精英,这势必严重影响“人才强国”和“三个文明”的真正实现。


  有一位作者在评析中学生的这些画时写道:“现行考试制度,使分数已经成为衡量学校教师和学生水平的尺度,更成为决定学校和学生生存、发展与未来的标尺。分数不但是‘指挥棒’,同时也棒打了学生的个性、爱好和兴趣,挤压了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的空间。在这近乎残酷的升学竞争中,学生承载了太多老师和家长的期望,也承受着社会转嫁在他们身上的那无形而又巨大的压力。因此,教育不能急功近利,不能搞一刀切,不能用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惟一标准,剥夺学生的权利就等于犯罪。”


  这一段话语重心长,而且说到了根本上。中华传统文化历来倡扬“和而不同”,并进而揭示了“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两大法则,这都是包含大智慧的圣哲之言。现在的育才机制和社会风气逼着全国青少年服从考试指挥棒,都走高考独木桥,一纸文凭定终身,这就是最大的“同”。但你别看它比顽石还硬,根据“同则不继”的法则,它是绝不可能长命百岁、持续发展的。只有“不拘一格降人才”,建立有效机制鼓励“行行出状元”,坚信自学可以成才,坚信在职业实践中坚持自学更易于成才,这才真正体现了“和而不同”;并由“和实生物”的法则而出现各种人才大显身手、互补互促的生动局面,保证中华民族永远焕发活跃的想象力和旺盛的创造力。可持续发展的最为根本之点,在于育才用才一代胜过一代。所以,为了祖国的未来,我们必须向广大青少年伸出援助之手!

摘自:文汇报

严正声明 | 网站介绍 | 网站导航 | 信息发布 | 网站建设 | 广告服务 | 与我联系 | 付款办法 | 友情链接 | 本站首页

中国教育家协会  香港监制
本站通用网址:中国教育网  网络实名:中国教育网站  中国教育在线
香港通讯地址:香港兴发街邮政局38062号信箱 中国香港特区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0-01-02-5
中国教育网业务及合作免费咨询热线:010-64801986 64803658 京ICP证000045号-77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21984
广告信息发布:webmaster@chinaedunet.com 投诉:HK8899@vip.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