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孩子进入大学后 家长扮演什么角色?
前几天,正在南京出差的金舒平接到妻子的一个电话:“快回来吧,儿子的学校9月20日要开家长会,我们一起去。”同事好奇地询问:“您的儿子今年不是刚考上大学吗,怎么还开家长会?”金舒平也是一头雾水,新鲜,没听说大学还开家长会的。
9月20日,金舒平夫妇带着学校的请柬,准时来到了儿子所在的北京科技大学信息工程学院会议室,已经有100多位学生家长坐在了那里。原以为学院只是向家长介绍一下学校概况、专业发展前景、就业去向等情况,没想到,家长会的主题却是:孩子进入大学之后,家长应该扮演一种什么角色。同时,一本新近出版的、由学院党委书记祝利克、副书记狄涛主编,凝聚着全院辅导员心血的《没有上锁的保险箱——写给大学生家长》送到了家长手中。
令人瞠目的数字
会上介绍的情况,绝大多数家长以前并不知情。
这是一组关于大学生心理问题的研究数字:20世纪80年代中期,我国23.25%的大学生有心理障碍,90年代上升到25%,近年来达到30%。最近,某高校对2700名学生进行抽样调查,其中53%的学生认为自己的心态烦躁或比较烦躁;71%的学生认为自己的状态是得过且过。
在北京某大学,每届总有5%以上的学生出现因心理障碍和压力过大而引起的打架、旷课、作弊、赌博、偷窃、生活错误、政治错误,2%至3%的学生退学或被开除学籍,15%至20%的学生拿不到学位证书。
这些数字让家长们吓了一跳。能够考取大学的学生,都是同龄人中的的佼佼者,已经习惯了孩子出众和优秀的家长们,想都没想过自己的孩子会出现这些问题。
5%为什么?
“再努把力,冲一下,进了大学,一切都会好的。”这样的话,对于每个高三学生来说都不陌生。进了大学,真的一切都会好吗?那前文提到的5%违纪又是怎么回事?
祝利克书记告诉记者,他们在对几十名退学学生的调查中发现了一个共同的现象:以为进了大学就是进了保险箱,丧失了继续勤奋学习的意志,结果成绩一落千丈,只好黯然离开学校。
他说,我国高等教育正处于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型阶段,这种变化虽然不等于大学培养目标的降低,但学生规模的扩大却是众所周知的事实。学院原来一个辅导员管理100名学生,现在却要管理300名学生,所以一所好的大学更多地是建立在学生较高的自制力基础之上的。
他同时指出,现在相当一部分学生是在完全“他制”的环境下走过中学阶段的。大学强调学生的自学,而中学教育还没有完全走出应试教育的阴影,所以会出现一些高考成绩相当优秀的学生在进入大学之后频频亮起红灯;大学要求学生在生活上能够自理,而不少学生在中学阶段把考取大学作为生活的全部,基本的生活常识和人际关系经验几乎是一片空白。从中学到大学,意味着从家庭向社会的一个跨越,跨越式的变化必然会引起系统的震荡,导致一部分学生无法适应,在大学校园里败下阵来。
家长仍要负起责任
采访中,一位姓梁的家长对记者说:“我们当家长的辛辛苦苦伺候孩子参加完高考,又紧紧张张走进高考咨询现场,在焦急等待中盼来了录取通知书,十几年的含辛茹苦总算有个交待,剩下的路就靠孩子自己走了。”这位家长的想法很有代表性。
是不是上了大学,家长真的就不需要再“管”了?教育经济与管理学博士、信息工程学院党委副书记狄涛说,许多受西方文化影响的家长和教育工作者都认为,孩子到了18岁,就让他们自己到社会磨炼去吧,家长应该放手了。
狄涛说,虽然我国早就开始了素质教育的探索,但到今天也难以真正改变中学教育以高考为导向的本质。夜以继日的听说读写训练使学生们在人格个性发展的关键时期,失去了良好的外部环境,一些人的人格发生了偏离和扭曲,这可能是目前大学教育中淘汰率居高不下的根本原因。孩子上大学前,做家长的已经忽略了很多,在大学的时候,我们是不是先帮助他们学会处世生存技能,然后再让他们去社会闯荡呢?所以我们尝试在大学教育中引入家长的作用,构建一种学校、学生与家长良性互动的关系。我们希望家长们能够扶孩子上马,再送一程。
有一位姓于的家长对记者说:“我只有初中文化,别说大学了,孩子上高中的时候我都辅导不了,真不知怎么管。”
对于这种观点,狄涛认为,家长们无论文化高低,首先要做的事就是关注,走出以前那种“不管”的误区,和学校保持畅通联系;其次要转变角色,成为一个倾听者;最后一点是巧妙地提醒孩子,为孩子当好参谋,但不要做决策者。
为了帮助家长更清楚自己能够做什么和应该怎样做,学院还特别编写了《没有上锁的保险箱——写给大学生家长》一书送给家长,希望更多的家长看到后,与学校互相配合,使学生在学习、生活、就业中碰到任何问题都能从家长那里寻得帮助。使孩子度过一个有意义的大学时光,顺利地走向社会。
记者 翟帆
摘自:《中国教育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