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在线留言

高校推荐
·全国各地高校风采
·全国优秀民办高校

专题报道

·2008高考录取分数线
·全国高校名单
·关注高考专题报道
·2008年教育论坛网上交流
·求职招聘大学生就业指导
·中国教育网抗日专题
·高校网上咨询
·2008年高考冲刺
·留学移民指南导读
·民办院校报考指南
·2008年高校招生信息汇总
               更多...

 


锻铸学校品牌的灵魂


http://www.chinaedunet.com 2004-10-19

    

广州方圆实验学校是以“崇尚生命与自然的和谐”为核心理念的广东方圆集团有限公司,在其开发的广州白云高尔夫花园,按照省一级标准兴建,于2003年9月开办的基础教育学校。校园建筑本着白云高尔夫花园的生态风格,为突显现代教育与学生发展的需求而精心设计,为学生创设了一个愉悦学习、主动发展的教育环境。然而,这只是创建一所高标准的优质教育学校所不可缺少的“硬件”。从本质看问题,真正的教育效应是滞后的,没有先进的独到的办学思想,具体表现为学校的教育理念、办学宗旨、办学举措,并由此而形成的教育质量和学校特色,锻铸学校品牌,即使是大手笔的资金投入,也只能是名噪一时的短期行为。方圆实验学校从筹建伊始,就为自己确立了“向科研要质量”,“靠科研创特色”,“借科研铸品牌”的教育科研建校治教策略。

  尽管人们对“教育品牌”、“学校品牌”的概念的界定和构成要素仍然还在争论不休,众说纷纷,莫衷一是,但从实践的角度看,一所学校品牌的打造,它的三大支柱是:办学理念、教育质量和学校特色。其中,办学理念是学校的办学宗旨,也就是学校办学的指导思想,它是学校管理行为、教师教育行为和学生学习行为的启动键和调节器,直接领引和制约着学校教育质量的产出、学校办学特色的生成、最终决定学校教育品牌的形成和发展。集中为一句话,学校的办学理念是学校品牌的灵魂。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着力寻求在现代文化和传统文化、东方教育和西方教育剧烈碰撞的条件下,能够彰显时代精神和民族特性的办学理念,务使学校从开办之日,就能沿着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大道前进,把学校建设成为一所“高质量”、“有特色”、“名品牌”的基础教育学校。

  一、构建“现代整合教育”的办学理念

  21世纪是高科技引发经济、文化和社会急剧发展和变化的世纪。在新世纪里,人们面对的是一个开放的、多元的、动态的社会;是一个纷繁复杂,变幻莫测,群雄逐鹿的世界;知识化、网络化、一体化是其发展的必然趋势。为了应对21世纪的严峻挑战,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各国教育改革越来越多地聚焦于如何处理教育的国际性与民族性、时代性与传统性的关系问题,不约而同地先后进入了“反思批判、扬长补短,东西融合”的新时期。考察当代各国教育的改革实践,可以看到东方教育与西方教育这两种貌似对峙的教育思想、模式、方法趋向融汇的轨迹。可以说,东西方教育的整合,必将成为世界性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共同主题。

  学校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各个时代和流派的种种教育思想、模式和方法,无不烙上时代的、民族的印记,但又都来自长期的教育实践,均以谋求适应人的身心发展规律基础。正是在这个基点上, 无论是古代的还是现代的、本国的还是外国的教育,都有其长处和优势,也有它的缺失和不足,它们之间互补性远远大于排斥性。被誉为“基础教育的播火者”的北京师大林崇德教授的研究表明,西方教育重视培养学生广阔的知识面、创造力、适应性、独立性和实践能力。这种教育模式突出地表现为:“以培养学生适应性为基础,以训练动手能力为手段,以增长创造力为根本,以发展个性为目的”。这决定了西方教育必然崇尚活动教学和发现性、探究性学习,重在发展学生个体独特性的个性化素质。东方教育重视培养学生精深的知识、逻辑思维、理解能力、道德规范和集体精神。这种教育模式突出地表现为:“ 以理解知识为基础,以掌握双基为手段,以发展逻辑思维为根本,以追求统一规范为目的”。这决定了东方教育必然立足课堂教学和传承性、接受性学习,重在培养学生社会规范性的社会化素质(林崇德:《教育与发展——创新人才的心理学整合研究》 ,北京师范大出版社2002年版)。在他看来,这两种教育模式“各有千秋”,“长期以来,东西方教育相互吸收取长补短,共同发展着”;“融东西方教育模式于一体”,是“面向21世纪我国教育的根本目标”。

  教育以人的发展,即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旨在开发学生的身心潜质,培育学生的综合素质,激活学生的创造力,发展学生的个性,为社会的向前向上发展培养创新的社会实践主体。无论从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还是从现代心理学关于人的个性发展理论来看,我们的新一代,作为促进社会发展的创新型的实践主体,他们的整体素质、创造力乃至个性品格,应该是“个体独特性”素质和“社会规范性”素质的和谐统一;是“社会化”素质与“个性化”素质协同发展的“全人”(完整的人)。正是在教育目的取向这个根本问题上,东西方教育却各执一端,并由此滋育出各自的长处和优势,又不可避免地派生出各自的短缺和不足。其实,人的个体独特性的“个性化”素质和社会规范性的“社会化”素质,都是整合为人的整体素质和健全个性的不可或缺的要素,“相得益彰、相离则损”,“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正是它们之间关系的真实写照,人为地将它们割裂开来,很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为此,东西方教育应该互相取长补短,实行各自的教育改革。

  教育部2001年6月印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吹响了加快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号角。课程是教育思想和理念的文化载体,是实现教育目标的施工蓝图,是组织教育教学活动的主要依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之所以强调突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引进“研究性学习”、“综合实践活动”、“综合课程”、“选修课”,赋予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以应有的时间和空间,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建立与素质教育相适应的教育评价制度,为的是吸取现代西方教育的长处,在激烈的撞击中磨合、统整为一体,开拓基础教育的新格局,以适应现代社会对人才素质的需求。根据教育部的部署,2004年2月又启动了义务教育18门课程标准的全面修订;修订后的课程标准将在今年正式颁布。此次课程标准修订特别强调要用全面的、协调的、可持续的发展观指导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将处理好5个关系,即:“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与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关系;学科逻辑与社会进步、科技发展和学生经验的关系;接受性学习与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关系;学科独立性与关联性的关系;农村地区和城市地区的关系(《中国教育报》2004年2月13日第1版)。从前面的4个关系来看,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注重学科逻辑、启发式的接受学习和保持学科的独立性,乃是我国基础教育的传统和优势,而重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注重学生生活经验、崇尚发现学习、讲求学科的前期性和综合性,则是开放教育的特点和长处使与我国基础教育的优良传统和独特优势。很清楚,这就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开掘了通向东西方教育融合的康庄大道。

  实事求是地说,我们在借鉴西方教育的长处以填补自己的缺失的时候,外国也在学习东方教育的长处以匡正他们的失误。当代英国基础教育的改革就是一个明显的例证。英国基础教育自《1988教育改革法》颁布以来,最为突出的变化集中表现在课程与教学的改革上。这可归结为如下几个方面:第一,以法律的形式推行包括核心课程和基础课程在内的全新国家课程,学校和教师都得围绕国家课程标准开展教学。第二,学校教学寻求回归学科本位、知识本位,教学模式从儿童中心的活动模式转向学科中心的直接教学模式。第三,确立以学生学业成就为主要目标的总结性教学评价为主导的方式,根据考试成绩对学校和学生进行排名并通过媒体通报。第四,能够帮助学生在英语、数学、科学和信息与交流技术四科统考中取得好成绩的教师会得到管理部门的高级评价。这是英国基础教育为“补短”以应对新世纪挑战而断然采取的对策。(陈晓端:《当代英国中小学课程与教学改革探析》,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中小学教育》,2003年底8期)

  我们相信,只要能够运用辩证的系统理论和方法,通过融汇整合,扬自己之长,取对方之优,补自己所短,学校教育必定能够更逼近人类追求的教育理想,更加切合现代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需要。
 
  二、“现代整合教育”理念的诠释

  “整合”是辩证系统科学的一个术语。从字义上看,整是整理、梳理;合是综合、组合。合成为词,就有博取广聚,经过筛选磨合,使融会贯通,浑然一体,定于一尊的意思。可见,整合决不是随意的杂货仓式的堆砌或拼凑。对东方教育模式与西方教育模式、传统教育思想与现代教育思想、中华教育文化与外来教育文化,教育科学、心理科学、管理科学与相关学科理论的融合,决不能良莠不分,兼收并蓄,而要下一番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磨合融汇的功夫。这就必须有明确的整合主旨和科学的方法论。

  第一,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和国家的教育方针为指导;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身心健康、整体素质、个性和创造力和谐发展的新人为主旨;在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基础教育学校的进程中,以我为主,对古今中外,主要是现代西方教育思想、模式和方法,卓有成效地进行筛选,整合成为既有时代性又有民族性,充分展现中国社会主义特色的现代教育理念、学校课程、教学模式和学校管理体系。

  第二,教育是文化的产物,教育实践是在一定的文化背景中开展的,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无不烙上民族的、时代的、社会的乃至社区的文化印记。学校要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就必须着力营造弘扬中华民族精神,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创新发展的学校文化。建设学校文化的过程,同样是一个择优汰劣的过程。民族文化、岭南文化以至方圆集团的生态文化应该在学校教育生态环境、校园文化中突显出来。

  第三,以辩证的系统理论和方法,核心是系统的整体性原理和方法为方法论。系统科学认为,系统结构的优劣决定系统整体功能的优劣。系统整体优化的精髓是组合要素,优化结构。实施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过程,是选择系统要素,优化系统结构,使系统与要素、要素与要素、系统与环境臻于协调和谐,提高办学水平,放大学校整体功能的过程。这是研究和实施现代整合教育的方法论。

  集中起来,我们提出的“现代整合教育”,实质是运用辩证的系统理论和方法,在教育实践和管理活动中,“融汇中外,贯通古今,整合创新”,建立与素质教育宗旨相吻合,弘扬学生主体精神,激活学生生命活力和创造潜能的学校环境、教育活动及其管理体系。这是基于对当代世界性基础教育改革的洞悉,根据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和现代心理科学人的个性发展理论,以辩证的系统整体优化原理为方法论而确立的。

  方圆从办学伊始,就必须站在时代的巅峰,占领现代教育的这个制高点,确立办学理念,厘定办学宗旨,调整培养目标,改革教学模式,优化校本管理,提升教育质量,讲求办学效益,把学校办成优质的现代基础教育品牌校。

  整合教育的办学理念,可归结为“整合”、“和谐”、“创新”三个基本点:

  (一)“整合” ―― 建设现代优质教育的基础学校,是在动态的从量变到质变的整合过程中实现的。要把握和坚持素质教育“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全面发展”、“主动获得发展”的三大要义,突显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个重点。要学会运用辨证的系统理论和方法,转变教育思维方式,从传统的以分析为主的思维走向“综合――分析――综合”的整体思维,以我为主,有选择地吸取古今中外,尤其是现代西方不同流派的教育思想、教学模式、教学策略和管理方式的精粹,在碰撞中磨合,在借鉴中创新,在继承中发展,为把学校办成“示现代素质教育之范,展现代整合教育之优”的基础教育优质学校。

  (二)“和谐”―― 和谐是整合,即优化学校教育系统结构要达到的状态。
  《论语》有云:“和而不同“。意思是说,质和量都有差异的要素集合在一起,为了同一目标,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补充,造成协调的状态,构成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放大系统的整体功能,才讲得上和谐。和谐是人的身心发展、智力和非智力因素发展,社会化素质和个性化素质发展,以至个性和创造力发展的理想状态;也是学校教育系统结构、学校教育活动设计、运作、产出的理想状态。没有教育理念、目标、课程、 过程、方法、评价、环境和管理的和谐,学校教育也就没有张力和合力。我们必须为开发学生潜质,培养学生素质,发展学生个性和创造力,营造和谐的学校教育系统和教育环境。

  (三)“创新”―― 素质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关键在于教育的创新和教师的创新。要着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科研型、反思型的教师队伍;把知识传承型教学改造为创新学习型教学,要重视创新精神、创造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又要扎扎实实地抓好基础知识教学和基本技能训练;要大力优化学生的学习方式,倡导活动式、体验式、合作式、讨论式、探究式等多种学习方式和网络学习,但又不否定有意义的、启发式的接受性学习和技能学习;要优化教学交往,倡导多元互动和多向交往 ,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发展学生主动建构和调控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学校要为学生构建创新学习的平台,学生有了创新精神和创新学习能力,也就拥有了与时俱进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整合”、“和谐”、“创新”是相互联系,互为因果,不可分割的统一体。在这里,“整合”是过程,是方法 ;“和谐”是中介,是状态;“创新”是目标,是主旨。作为现代整合教育的办学理念,它不但可以统整学生的学习行为、教师的教育行为和学校的管理行为,使聚合为方向一致,心理相容,行为协调的教育合力;而且可以将之积淀凝聚成为学校文化,展现学校的教育风格和办学特色,为学校的发展注入永不枯竭的动力。

摘自:中国现代教育网

严正声明 | 网站介绍 | 网站导航 | 信息发布 | 网站建设 | 广告服务 | 与我联系 | 付款办法 | 友情链接 | 本站首页

中国教育家协会  香港监制
本站通用网址:中国教育网  网络实名:中国教育网站  中国教育在线
香港通讯地址:香港兴发街邮政局38062号信箱 中国香港特区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0-01-02-5
中国教育网业务及合作免费咨询热线:010-64801986 64803658 京ICP证000045号-77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21984
广告信息发布:webmaster@chinaedunet.com 投诉:HK8899@vip.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