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今年二批院校招生应用类专业如日中天
长江日报8月1日讯(记者柯进 通讯员程丽 陈伟 实习生童湛)
到昨日,我省第二批院校招生已进入尾声。与第一批院校今年基础学科普遍“丰收”正相反,第二批院校应用类专业“高烧”,传统特色学科少有问津者。
去年在外语等部分专业遭遇过“寒流”侵袭的武汉科技学院,今年却意外走出了漫长
的“寒冬”。在这些今年进入“高烧”期的应用型专业中,过去像科贸英语等只得依靠调剂来完成计划的专业,今年计划数与报考数已跃升至1比7;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计划数与报考人数比例在1比11至1比14之间;电子信息与科学技术、信息与计算科学等专业,今年也告别了去年的1比2.85、1比0.65,达到1比10左右。
与第一批院校完全不同的是:高分考生基本分布在二批院校的应用型专业中。比如今年学校理科最低录取分为476分的武汉科技学院,在500分以上的考生中,有近90%分布在国际经济与贸易、电子信息与科学技术、信息与计算科学等专业。
而像武汉工业学院和武汉科技学院的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安全与检测、轻化工程和纺织工程等传统的特色学科,虽然每年的就业率达到100%,且供需比长期保持在1比6以上,但仍然未能走出“寒冬”———其计划数与报考数之比一般在1:0.1-1:0.8之间。
武汉工业学院招生负责人认为,这种现象的产生与一、二批院校自身的特点分不开:一批院校往往走的是研究型大学的发展思路,而二批院校的大多数专业行业性强、就业面相对较窄,这必然导致考生试图通过选择那些社会流行的应用型学科,来拓宽自己将来的发展空间。
摘自:长江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