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在线留言
博客 书店 交友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基础教育 >> 正文
站内搜索
今天是 欢迎访问中国教育网新版
河北沧州加强中小学内涵建设改变教育生态
来源:     2016-2-19 14:14:00
 

河北沧州加强中小学内涵建设改变教育生态——

  薄弱校“翻身”记

  是什么让一所地处偏僻的新建校,变成家喻户晓的名校;是什么让一所已经难以为继的学校“起死回生”,短短两年,成绩就跃居全市前列;是什么让最偏远的教学点长出了腾飞的“翅膀”?

  古城河北沧州的种种教育变化,源于近年来当地教育部门积极推进的“2060”标准化学校创新工程、城乡校长教师交流、学校特色发展等举措,大力开展中小学内涵建设。

  近日,本报记者深入沧州各校,探寻改革给当地教育生态带来的变化。

  十项指标,学校管理做抓手

  沧州市十五中前身是沧州大化子弟学校,地处城乡接合部,位于优质校市八中两校区之间,曾经是“招生难、学生成绩差”的薄弱校。经过几年的发展,学校现在招生火、社会评价高。“是‘2060’工程救活了这所学校。”校长韩广明感慨道。

  自2013年实施的中小学“2060”标准化学校创新工程,是在20个县(市、区)的标准化中小学中遴选60所作为工程项目校,以落实“十项发展性指标”为举措,利用3年时间,培育一批特色鲜明的中小学标准化创新学校,辐射带动全市义务教育均衡、科学发展。

  其中,“十项发展性指标”包括:把立德树人作为学校的根本任务,让德育回归生活实践;依法规范办学行为,减轻学生课业负担;贯彻国家课程方案,开齐开足全部课程;坚持“健康第一”,提高学生健康指数;建设书香校园,使读书成为习惯;加快课堂教学模式改革,改变学生学习方式和生命状态;推进学生作业改革,提高学生生活质量;推进综合实践课程,实现实践育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修养和能力;完善现代学校管理制度,办老百姓满意的学校。

  沧州市十五中成为项目校后,按照“十项发展性指标”建设,推进“高效课堂”教改,仅仅一年,该校学生平均成绩已经跃居全市第四。

  像沧州市十五中这样受益于“2060”工程的学校还有不少,现在项目校已扩展为88所,教育教学质量都有明显提升。

  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近几年,沧州在校长交流上下了大功夫。陈连才,2008年由市优质校实验小学领导岗位调任该校校长。上任伊始,他就把实验小学的先进管理理念和教育理念,因地制宜地用到本校发展建设中。他给学校定下一个方向:动静结合,文武兼修。

  “把常规做到极致就是创新,把创新做成常规就是文化。这是我在实验小学总结出的经验。”陈连才说。

  一校一品,特色发展上水平

  “孟村是八极拳发祥地,每天晨练,文化广场上的人们不是跳广场舞,而是切磋八极技艺,所以我们把八极拳作为学校的特色课程进行推广。”孟村回族自治县教育局局长迟青山说。

  自2011年起,按照沧州市教育局“抓义务教育学校特色建设”要求,孟村县教育局在全县中小学开展“八极拳进校园活动”。编教材、进课堂、培训教师,几年来,这项活动搞得风风火火。

  在义务教育内涵建设中,沧州市提出要“狠抓学校特色”,力争形成“一校一品、一校一特”的教育格局。

  沧州是武术之乡,据统计,在沧州市有近千个拳种,各地武风盛行。因此,市教育局专门成立武术科,指导各地中小学武术进校园活动。沧州大地上的中小学生很多“拽出来都能耍上两手”。

  不仅是武术,书法、绘画、杂技、经典诵读等,都成为沧州各地中小学的校本课程,进而成为各校的办学特色。

  历史文化名城河间是“诗词之乡”,把“国学进校园”作为中小学特色建设的主线。位于河间市武垣北街的曙光小学为此还专门编写了一套以“民俗”“古迹”“人物”分类的历史文化读本和《新编三字经》,作为校本教材。

  “精彩纷呈的特色学校教育,推进了全市义务教育内涵建设向纵深发展,也为广大中小学生综合素质提高打开了一片天。”沧州市教育局副局长李金柱说。

  互联互通,现代技术添羽翼

  “自从实现‘班班通’,我们学校不仅开齐了音乐、美术课,老师们还可以利用网络资源下载优质课件辅助教学。”在黄骅市羊三木乡辛庄教学点,中心校校长施立峰说。

  辛庄是黄骅市西北部一个较偏远的村,设在该村的教学点总共有62名学生、9位教师。2014年,由政府主导投资的现代教育信息化建设把光纤接进校园,5个教室都安装了电子白板。不到两年,这里的师生已经尝到了信息化带来的甜头。

  据黄骅市教育局局长康学树介绍,该市投资4000万元兴建的县域基础教育信息化项目,于2014年6月竣工并投入使用,全市所有中小学校实现“三通两平台”。

  截至2015年底,沧州市已建成县级城域网10个,1850所学校中(含教学点和中职学校)接入宽带学校达1729所,建设多媒体教室10631个,高清自动录播教室320个。

  信息化建设,关键是应用。沧州市先后出台多个指导性文件,促进各中小学立足于通过平台,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促进教与学、教与教、学与学的互补。据统计,该市目前已有十多万名学生开通学习空间。

  在任丘市实验一小,李步泽老师制作的《布勒门的音乐家》课件已经有89位老师浏览下载。“用优质课件上课,脉络更清楚、总结更到位,师生互动环节更合理。”任丘最南端的中心校北汉乡中学历史教师李聪明说。

  “现代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的逐步完善提高了学校办学条件,为义务教育内涵建设插上了腾飞的翅膀。”孙庚杰说。(记者 周洪松 禹跃昆 特约通讯员 刘春来)

■相关链接  
站内资讯搜索:  
焦 点 事 件 人 物 评 谈
  
热点专题
·以传教的热情和坚忍动力发…
·“世界华人艺术大会” 第十…
·国家教育事业十三五规划解…
·教育时评:“老师不敢批评…
·我国首个教育脱贫五年规划…
·评论:教育改革不能总被芜…
·湖北文理学院理工学院招聘…
·中国教育在东西文化激荡中…
·未来5年,广州各区中小学的…
·教育部连续12年开通高校学…
最新快讯
·广西柳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省教育厅要求培训机构教育…
·石家庄市教育局公布第三批…
·玉溪校外培训机构管理办法…
·伊州区多举措助力大学生就…
·大学生就业容易了,教育部…
·新时代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修订印发…
·“职教高考”将建立,中职…
·教育厅新规之下,高考难上…
热门推荐
    中国教育家协会 教协会员理事 香港监制
京ICP证000045号-81
中国香港特区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0-01-20-3
业务及合作热线:010-64803658
信息发布:bj64803658@126.com欢迎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