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在线留言
博客 书店 交友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高等教育 >> 正文
站内搜索
今天是 欢迎访问中国教育网新版
武汉科技大学实践研究生培养“精耕细作”方式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14-6-14 13:15:00
 

  青年教师刘涛至今清晰地记得十多年前第一次跟着导师进实验室的情景。

  “换上工作服,跟我来。”上百个大大小小的瓶瓶罐罐、数十台各式各样的设备仪器,刘涛看着发蒙。导师张一敏耐心、细致地逐一介绍其原理、用途和操作步骤,时不时叮嘱使用安全事项。

  从2001年在武汉科技大学资环学院读硕士开始,刘涛就跟着院长张一敏教授上课堂、进实验室、下工厂、做科研、参加学术会议,之后读博士,留校工作,在导师的言传身教下成长。

  如今,不到35岁的刘涛,参与的项目已获得两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湖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拥有专利20多项,成为青年科技工作者中的佼佼者。

  日前,刚刚获得湖北青年科技奖的刘涛面对师友无限感慨:“我成长的每一步,都与导师的指导分不开。”

  刘涛的成长历程只是武科大研究生培养模式的一个缩影。

  让研究生和导师一起工作,在实践中成长的培养方式,在武科大形成传统,可以追溯到上世纪70年代。

  年过六旬的机械学院教授李友荣是武科大第一届硕士生,1978年入校。他回忆当时的情景说,入校后,自己不知道怎么做,导师做什么,就跟着做什么,慢慢就“上路”了。

  毕业后,他留校任教,后来当上研究生导师,并成为学术带头人,始终坚持认真带每一个研究生。在他看来,“研究生的培养不能‘批量生产’,要‘单件生产’。研究生阶段的学习只有2~3年,光靠学生自己摸索,会走很多弯路,浪费大量时间。导师要实实在在地引导和指导每一位研究生,就像师傅带徒弟。”

  30多年来,这样的研究生培养观念和方式在武科大代代相传。

  上世纪90年代,为了方便研究生和导师一起交流和工作,武科大校园里出现了这样的风景:师生同处一室,即研究生的工作室、导师的办公室在一起。

  首席教授、材料与冶金学院李楠教授几十年来有一个“常规动作”:每天都要到研究生的工作室、实验室看看问问。学生都爱与他交流,他也有问必答。

  他的学生韩兵强抽屉里至今保存着厚厚的一叠论文修改件,每一页都有李楠用红笔修改的痕迹,有的大段文字被划掉,旁边又另写了一段,“每篇论文李老师都会批改,最多的改10多遍”。

  武科大以应用研究为主,非常重视培养研究生的实践经验。张一敏现为国家“863”计划专家组组长,年近六旬的他至今仍亲自带研究生下企业,刘涛就跟着他到过20多家企业。

  8年前和导师在太原钢铁公司做调试的经历让刘涛记忆犹新。

  当时,刘涛参与的一项研究在实验室做出来效果很好,可是到了企业,始终不理想;导师指导、企业生产是连续的过程,每一个环节的设备和操作,都可能影响结果。他们待了大半年,才取得最后的成功。

  了解实验室和企业的差别后,只要到企业,刘涛就四处转,不懂的马上请教导师,实验结果越来越接近企业实际,而且在企业发现的问题,很快就成为他新的课题,获得的20多个专利,大都源自和导师下企业的实践。

  在信息学院研究生工作室里,博士生盛玉霞一脸幸福。

  前不久,她和一位来自985高校的博士聊天,那位同学不停地向她抱怨:“导师一次就招了8个研究生,共带了20多个,整天在外面跑课题、做评审,一学期也难得见导师一面,更谈不上什么具体指导。”

  而她的导师柴利,虽然是“楚天学者”,但一年只招两三名研究生,“带多了,怕精力顾不过来,误人子弟。”

  学生们谈起柴利教授滔滔不绝。柴老师对每个学生都“精耕细作”,不出差,天天都能见到他,他找学生问得最多的就是,“最近有什么问题吗?”

  更让学生津津乐道的是,只要有机会,柴利就会带他们参加国内外的学术会议。

  每年的中国控制领域学术年会,他们从未缺席。2012年信息科学国际研讨会第一次在国内举办,他们和导师一起在西安住会一周,听报告、参加研讨和国际知名学者交流。研究生们兴奋地说,“真让我们大开眼界!”

  不过,学生们常为花费导师很多钱而歉疚,但柴利总是勉励他们:“做研究,要多交流,能让你们感受到新东西,花再多钱都值得!”

  去年,盛玉霞和柴利一同前往澳大利亚,参加信息领域国际最高水平的学术会议,不仅和来自各国的顶尖学者交流,还经柴利推荐,获得出国读博士后的机会。

  “学校从管理上,力求为研究生成长把好关。”武汉科大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刘静教授介绍,全国研究生招生规模不断扩大,为了保证研究生的培养质量,避免出现“牧羊人”导师,学校出台新规:每年每位导师招收硕博士不得超过4人,目前在校(统招)研究生2924名,导师647名,人均带的在校研究生不超过5人;同时,进一步加强导师遴选和指导过程的考核,考核不合格的停止招生。

  因为长期“战斗”在一起,武科大的导师既是研究生科研上的严师,也成为生活中的慈父。

  硕士生叶文成因病要做手术,李楠教授知道后,拿出几千元资助他治病。学校给研究生有生活津贴,但许多导师每月给研究生另发生活补助;物价涨了,导师们悄悄地把研究生的生活补助提高。

  在我国研究生不断扩招,师生关系畸形化、质量饱受诟病的当下,武科大研究生“在工作中成长”的培养模式成为一道特别的风景,他们和导师朝夕相处,导师的深厚学养滋润着他们,严谨的治学熏陶着他们,“上手快,会动手,能创新”成为众多用人单位的一致评价,研究生们“就业无忧”,多年保持一次性就业率达97%以上。

  “我们正在大力倡导‘私人定制’式培养研究生,通过导师的因材施教,激发每位研究生的内在潜力和个人长处,让他们在个性化培养中脱颖而出。”刘静教授说。

■相关链接  
站内资讯搜索:  
焦 点 事 件 人 物 评 谈
  
热点专题
·以传教的热情和坚忍动力发…
·“世界华人艺术大会” 第十…
·国家教育事业十三五规划解…
·教育时评:“老师不敢批评…
·我国首个教育脱贫五年规划…
·评论:教育改革不能总被芜…
·湖北文理学院理工学院招聘…
·中国教育在东西文化激荡中…
·未来5年,广州各区中小学的…
·教育部连续12年开通高校学…
最新快讯
·广西柳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省教育厅要求培训机构教育…
·石家庄市教育局公布第三批…
·玉溪校外培训机构管理办法…
·伊州区多举措助力大学生就…
·大学生就业容易了,教育部…
·新时代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修订印发…
·“职教高考”将建立,中职…
·教育厅新规之下,高考难上…
热门推荐
    中国教育家协会 教协会员理事 香港监制
京ICP证000045号-81
中国香港特区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0-01-20-3
业务及合作热线:010-64803658
信息发布:bj64803658@126.com欢迎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