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网 首页 >> 中华优秀教育论文>>>
 
让学生插上自由的翅膀

  学生是学习的真正主人,教师只是学生自主学习的促进者、引导者。学生有着巨大的发展潜能,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使他们意识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逐渐形成独立学习、自主发展的能力。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和学生应在平等和谐的氛围中相互交流,真正感受到了在自主空间中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能力。从学生积极探究的实践中,感受他们自主学习探究获得的愉快,感受作为引导者的自豪和快乐。英语是一门语言实践课,其需要达到的语言技能是要靠学生个人的积极参与和反复实践才能达到熟练的境界。作为英语教师,就要打破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不把学生当成接受知识的“容器”,而把学生看成能动的主体,促进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主。
  在英语的教学中,如果要做到真正的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就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改进教学模式和方法:
(一)唤醒自主学习意识。
  自主学习意识是学习的前提条件,英语学习消极被动,时时事事等老师把知识喂到嘴边的学生不可能具备有效的学习法,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使学生成为独立,自主,高效的学习者,不止是为了提高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效果,更重要的是使学生获得独立自主的学习能力,为终身学习创造条件。因此,在新生入学起就有必要向学生阐明自主学习的重要性。唤醒自主学习意识,要让学生明白,只有学习者本人才是学习的主人,对自己的学习负主要责任,正如著名英国教育家West所说:“外语是学会的,不是教会的。”
  教师要教会学生确定学习目标的方法,使他们能为自己制定一个具体明确的学习目标。教学目标是“教”与“学”的导向,它在克服教学中的盲目性,调动学生积极性,激发学习动机,调整、控制教与学的策略、评价教学效果等方面均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有关研究表明:“与自己有关的事情,谁都会认真地干” .教师向学生说明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已见端倪,国际社会间的竞争日趋激烈。社会生活的信息化和经济活动的全球化使外语日益成为我国对外开放和各国交往的重要工具。尤其随着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言已成为21世纪公民生存,求知和发展的必备条件之一,从而激发学生认真去学。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自行确定学习目标,可使他们觉得足自己的事情,必须要由自己的努力去实现;可激发他们对新的学习任务的兴趣及达到学习目标的渴望,引发学习动机,使之更为积极主动参与学习。
(二)让学生体会到尊重、理解和信任
  教师在学生面前是以一种权威的形象出现的,学生对教师心存敬畏,这不免拉开了师生间的心理距离。尤其在课堂上,学生担心回答问题出错,更造成了一种心理紧张。要解开这道锁,还得先从教师做起。首先要给予学生以尊重,对课堂提问答不出的同学说一声:Never mind,而不是让他长久地站着;对回答错的同学说一声:Can you think it over again?这样,既维护了学生的自尊,又不会使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受挫。其次,要认识到课堂便是情感场,教师面带微笑、亲切和蔼地与学生交流,这样的课堂未成曲调先有情,师生间无心理距离。可见,温暖而有鼓励性的教学气氛能够在心理上给学生一种安全感,让学生体会到尊重、理解和信任。不可否认,学生之间在能力和智力方面确实存在差异,同样的学习内容,有的学生掌握快一些,有的学生就慢一些;有的善于口头表达,有的善于书面表达;有的善于逻辑思维,有的善于形象思维,如此个体差异较大的学生集中在同一个课堂中学习,倘若教师对所有学生施以千篇一律的教学,强求他们齐步前进,这是不符合学生的客观需要的。这就要求教师在平时教学中,应仔细琢磨学生的个性,以便在课堂教学中做到因人施教和面向全体相结合。比如,课堂提问时,简单单一的问题让基础较差的同学回答,有一定难度的问题让基础较好的同学回答,力争使全班不同学习层次的同学都有参与的机会。
(三)发挥合作学习的作用
  1、现代心理学研究认为,课堂上有三种学习情境,即合作性学习、竞争性学习和个人学习。其中最佳的学习情境就是合作性学习。因为这种情境非常有利于学生的主体参与。合作学习中主体者既是具有主体性的能动者,又是具有主体性的受动者。只有当每一个学生都感受到自己是小组合作学习的受益者时,他们在合作活动中的主体性才能收到较好的发挥。因此,主体性教学中,常见的小组合作学习方法有利于活动、小组讨论、小组角色扮演、互惠式阅读教学等形式,其优点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
  2、改变了传统课堂活动结构,使大量的语言实践成为可能。小组合作式学习包含了合作、竞争、单干三种学习成分。整个班级被分为若干个学习小组,每个小组的成员必须以单干的形式完成指定的学习内容或任务,再与其他小组成员交流、协作,以期达到与其他小组竞争胜利的目的。小组学习方法的实施有利于改变“教师——学生”意向的传统课堂活动结构,使大量语言实践成为可能。
  3、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英语实践成为一种需要。每个小组都是一个讲英语的小社会。学生要使所在的小组获得成功,就必须在明确学习目的的情况下布置学习任务,讨论和协商学习中的问题和进展情况,就必须积极主动投入教师布置的交流任务中去,促使学生从语言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语言交流的积极参与者。在整个学习任务的执行过程中,学生动用刚刚学习的语言材料,结合原有的语言知识发展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并根据教师或同学反馈加以及时检验,使学生在情景中强化对语言单位和结构的理解与运用,达到了通过“使用外语而学习外语”的目的。
  4、有助于促进语言领会技能和表达能力的发展。学生要完成小组的任务,就离不开语言表达,要成功表达又必须首先领会和吸收语言的内容,并留意相关语言的表达形式结构。这样,在培养表达能力的同时,也带动了听读输入的培养。
  5、有利于培养学生互助合作的团体竞争的精神。小组学习法评价的核心是,小组成员能否取得成功,取决于小组群体目标的实现,成就是互享的。在面临任务时,小组成员会更多地进行“自我——群体”地比较,采取的策略总是围绕着“我们怎样才能更好完成任务”这一问题。学业成功的高度相关势必导致小组成员之间的积极互动及良好的协作精神。在现代社会的背景下,这对于培养学生素质,具有重大意义。
(四)情景交际——学生“多练”,体现“主体”
  如果说“精讲”体现教师课堂中的“主导”作用,那么“多练”正是学生“主体”作用的集中体现。“练”是训练性的思维活动过程,只有“多练”,学生才会将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英语课堂中,“练”的最好形式就是“交际”。由此可见,教师喋喋不休的讲解只能给学生带来疲劳,只有让同学们动起来,浸泡在一定的语境当中,学生们也就能乐在其中了。
  1.创设情景,开展英语游戏
  游戏是深受学生欢迎的活动,把游戏广泛应用于英语教学,不仅为学生提供引人入胜的练习形式,还能满足学生旺盛的学习欲望。在游戏中,学生可以放松大胆地展示自我,体验成功的快乐。
  2.创设情景,自编对话
  学习语言的最终目的是理解和运用。如果说朗读对话、课文是一种信息输入过程,那么创设情景,组织同学运用已学句型、语言点自编对话就是一个输出过程。它需要学生把所学信息通过大脑进行加工处理,并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创造力,编出合情合理的交际对话。
  总之,为了有效推进以创新教育为核心的素质教育,我们就必须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实施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法。教师要切实当好学生的组织者、引导者,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积极思维,主动探索、发现和合作学习的机制,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从而促进学生各方面的发展,并为他们今后的终身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我们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给学生一个自由空间,让他们插上自由的翅膀自由飞翔。

 

   姓名:李明
  地址:肥城市汶阳镇初级中学                             

                                             

 
中国教育网
www.91091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