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故事情节 彰显朗读指导
——《小稻秧脱险记》教学赏析
|
《小稻秧脱险记》是一篇科普童话故事,全文采用拟人化的手法形象地写出了杂草对小稻秧生长的危害,以及喷洒除草剂对保护稻秧所起的重要作用。故事中的主角就是小稻秧、杂草和喷雾器大夫。
全文共5个自然段,富有个性的对话,有趣的故事情节,童趣盎然,语言生动。因此在教学本课时,我注意抓住关键词语,来引领学生进入故事情境,抓关键词读好人物对话,并将自己的朗读感受形象地表演表现出来,取得了较好的学习效果。
一、创设情境,激发阅读兴趣
创设情境,让学生带着任务读书,激发学生阅读兴趣,享受阅读乐趣,增强阅读的动力。
课文第一部分写小稻秧被杂草拼命抢营养而气得脸色蜡黄,当场病倒。我先引导学生从找出小稻秧处境危险的句子,再让学生找出杂草行为恶劣的词语,边读边思考来理解“气势汹汹、蛮不讲理、不由分说、一拥而上”等词义,再进行有感情的朗读来体会杂草的蛮横。在此基础上,创设情境让孩子读出杂草当时的气势汹汹和小稻秧的软弱无助。同时还学会了一定的朗读方法,那就是抓住关键词和提示语,去读好不同人物的对话,这也为下面的教学作了铺垫。
二、读演结合,发挥评价作用。
第二部分,我采用半扶半放的方法引导孩子们学习。首先让孩子一边默读相关段落,一边思考并画出不同人物对话的句子,同桌之间练习朗读,在交流时进行通过自评、生评、师评多种评价方式,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朗读的技巧。其次,在充分朗读的基础上,分四人一小组进行分角色朗读,让朗读与表演结合到一起,这样不但生动再现了文本情节,还激发了学生朗读的兴趣。
三、 联系生活,激发朗读体验
理解词语对感情朗读课文是有很大帮助的。“激烈”、“纷纷”是本课要求造句的词语。为了让孩子们能轻松地理解和运用这两个词语进行说话,我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进行思考。如:“激烈”一词,我先引导孩子说出哪些情景能用上“激烈”?“激烈的争吵”还能说“激烈的( )”?在此基础上展开说话。同学们的话匣子一旦被打开,就如流水般滔滔不绝。如:
生1:运动员们正在跑道上进行激烈的跑步比赛。
生2 :春秋时期,越国和吴国展开了激烈的战斗。
生3 :足球场上的运动员们正在激烈地比赛着。
通过这一步的学习,孩子们对文中人物心情的体会就更加深入了,这无疑对读好课文又起到了一个潜移默化的间接作用。
四、 立体再现,表演课本剧
有了前面的铺垫,进行课本剧表演,孩子们的兴趣很高涨。首先在四人合作朗读表演的基础上,让学生欣赏课文动画,再在小组内练习,然后推荐一个小组上台表演;孩子们点评。
有了多次的练习,多数孩子能将语言、动作、神态表演得到位。尤其是杂草的纷纷倒下和小稻秧获救后的喜悦心情都演得淋漓尽致。台下的老师们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孩子们就在这样轻松、愉快、自然的情境下又一次深入文本。
有人说,课堂上不闻琅琅读书声,要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无疑是水中月镜中花。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要积极主动千方百计的调动学生的读书积极性,让学生把书读得有滋有味,切实培养他们的语言感悟与表达能力,用心灵与文本对话,让课堂充满声情并茂富有生命力,这样的朗读才更有实效性。
姓名:凌秋兰
地址:广东省中山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