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寓思想品德教育于 小学数学教学中
国家教委制定的义务教育大纲中要求在小学数学课程中,把知识教学、能力培养、思想品德教育三者摆在同等地位。而在现实的教育教学中,很多老师都只注重知识教学与能力培养,忽视了思想品德教育。这有违于义务教育大纲规定,有违于素质教育教学目标全面性的落实。因此,在数学课程中教师应根据数学这门学科的特点,以及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接受能力,结合教材内容和教学活动,对学生进行渗透式的学习目的教育;爱祖国、爱社会主义、爱科学的教育;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和独立思考、克服困难的精神。
首先教师应掌握数学的两大学科特点:数学的抽象性、严谨性和数学的规范应用性。数学的严谨性是指逻辑严密、结论精确,数学的广泛应用性是指数学知识在实际工作、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其次,教师应时刻关注教学新形势、新动态,应认真钻研教材,分析教材,发掘教材中内含的教育因素。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接受能力和理解能力,有
(1)
机的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简短、深刻、易懂的思
想品德教育。
最后,根据以上几点,笔者浅谈在数学教学中如何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几点愚见。
一、如何进行学习目的教育。
由于小学生的年龄处于6—12岁的儿童期。思维单纯,对于学习目的不够明确。喜欢随兴而学、随群而动,情绪性和无意性 较明显。教师必须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教材的教学内容,运用数学的广泛应用性,使学生明确学习数学的社会意义。
譬如让学生用自己学过的数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教育学生数学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重要性和实用性。亦 可在教学过程中采用适当的方式方法,引导学生自己总结学习目的。例如:在讲珠算加减法这一节时,可以采用师生竞赛的 方法:先出几道数字较大的加减法运算题。让学生自由选择计算方法,教师则用珠算。比赛谁在最短的时间内算出来。结果 出来后,让学生思考为什么珠算比其他运算方法快速、简便、准确。进而师生共同讨论之所在学校、工作、生活中的广泛应 用(举例说明)。让学生明确了解学习珠算的目的,是为了将来能跟好的工作学习。
(2)
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自动参与课堂教学,又对学生进行了学习目的教育。
又如:在教学“人民币的认识”这一节时,可让学生借助教材(第二册)后面的插图,做“小小商店”的游戏:请三个学生 扮演售货员,其余学生扮顾客。利用二十分钟的时间举行“购货”游戏。结束时,让每个学生计算一下自己的收入或支出。 这样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使学生对这一节课印象深刻,还能让学生明确本节的学习目的,懂得珍惜、爱护人民币 及勤俭节约的精神。
二、如何进行爱祖国、爱社会主义、爱科学的教育。
很多老师说:“在数学教材中飞机进行爱祖国、爱社会主义和爱科学的内在因素,有无从着手及无此必要之感。”其实只要 认真学习现行教育教学理论及义务教育大纲,掌握数学这门课程的学科特点。进行“三爱”教育的必要性就一目了然,而如 何进行“三爱”教育亦就成竹在胸了。例如;每本小学数学教材里都有“你知道吗?”这一栏。所写的都是我国或其他国家 科学上的成就。第四册数学教材第六十八页就有这么一栏。内容是这样的:“传说远在四千五百年前,我们
(3)
的祖先就用一种滴水的器具来计时,名叫刻漏。”这短短的一句话,通过老师的讲解、启发,可使学生体会我国古代劳动人 民的智慧。同时师生共同例举各种现代高科技多功能计时器。通过对比,使学生明确学习科学知识的重要性。让学生受到艾 社会主义、爱科学的教育。数学教材中有许多精确的数据、统计材料都可以用来进行“三爱’教育。
三、如何进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
小学数学中学习的数与形的基础知识,源于客观世界,由此抽象而成的数学概念又必然的反映出客观世界的对立统一、运动 变化等辩证规律。例如:两者都以对方为自己存在的前提并按一定的条件向对方转化。通过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 培养学生从小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来观察世界、认识世界。
四、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
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养成的。首先它要有一个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还要培养学生坚定的意志,以及 老师、家长的肯定与支持。因此,老师要时刻记着提醒、帮助学生改掉坏习惯,培养好习惯。例如:老师在讲“时、分、秒 ”这节时,可借题发挥,通过对学生进行时间观念的教育,让学生懂
(4)
得时间的珍贵,培养学生遵守和爱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五、如何培养学生独立自主、克服困难的精神。
数学讲究逻辑严密、结论精确。而且言必有据、对错分明。这对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尤其是培养学生独立自主、克服 困难的精神有很好的教育价值。总之,在小学数学课程中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是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 是符合素质教育教学理论的要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既让学生受到思想品德教育,又能促进知识教育、 能力培养,可谓一举多得,我们又何乐而不为呢?俗话说;“要树人,先育人。”育人以品德为先。因此,只有在德育和智 育并重的情况下,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知识教育和思想品德教育,才能培养出各方面都优秀的新一代接班人。
姓名:友珍
地址:香格里拉乡中心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