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网 首页 >> 中华优秀教育论文>>>
 
浅谈农村初中体育特长学生成才问题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初中体育特长训练队是向高水平体育运动队输送人才的重要来源。从农村学校体育训练中早期发现、选拔并培养优秀的体育后备人才,对我国竞技体育总目标及奥运争光计划的实现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作为一名农村基层学校的体育教师,执教这些年让我对农村热爱体育的孩子们感到深深的惋惜,农村许多热爱体育并且有特长的学生没有专业的老师,没有合适的场地,没有必要的体育器材,得不到专业的训练,没有升学的专门途径。。。。。。以下是我国农村体育教育现状和农村体育特长生所面临的问题:

一、农村初中学校体育教育及特长生训练现状:

(1)、学校重文化学习,忽视体育教育及体育特长生的培养。体育课经常被挪、借、占用;学校体育教学的地位低下,一般学生认为体育课就是“玩”,让学生学习一些技术或体育知识规范运动都嫌占了玩的时间;体育场好就是跑的快、跳的远等,根本不知道还有体育特长训练这一说。

(2)、学校缺乏体育教师或无专业教师的发展空间:体育课属“小三门”,升学仅为参考,学校教师评优评模靠边占,不作考虑;体育师资缺乏并质量堪忧。有调查表明近三年体育教师减员比重约为11。15%,相当于每年减员4%。体育教师减员的因素中,非自然减员因素比例过大。体育教师的转业流向主要是公安、税务部门和从商或回家务农,其主要原因是地位低下工作劳苦而酬劳低等。

(3)、农村初中学校训练不系统:农村中学体育特长学生的训练与县教育局和相关行政部门的重视程度、计划安排相对应;有运动会就安排训练,中考体育成绩计入总分就安排训练、重视练习,反之则一般不作安排;没有从小学就选取运动员进行训练,只对中学身体素质好的学生短期训练(不包括学习好的学生)。

(4)、器材场地缺乏:在体育器材场地方面,多数学校缺乏器材或有器材但实用,没有场地或场地不合训练要求。有调查表明,学校体育器材达标率为39。1%。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领导对体育教育特长生培养的位置没有摆正,农村学校条件有限缺少这方面经费,但也与现行体育器材配备规定指标与农村学校体育的经济发展状况不相适应有关。

二、农村初中体育特长学生成长所面临的问题

1、农村体育特长学生的来源问题:

许多乡村学校以提高升学率为唯一追求,并以此衡量学校的教育质量和教师的工作成绩。加之乡村学生从小受一种只有考上大学才能脱离下田锄地的命运,家里校里形成统一“思路”。尤其到了中学,只要是高考中考范围之外的课程,一律不去“浪费”时间。基于这一思想,体音美自然成了“小三门”,被视为正常教学的附属品。

2、体育特长学生的培养问题:

  师资缺乏、器材场地缺乏:师资是教育之根本,其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学校在某学科领域的教学水平。在制约农村学校体育学生特长发展的因素中,缺乏教师占首位。乡村体育师资严重“贫血”,多数无专职体育教师,其专业基本功也十分薄弱。有调查显示,某县中小学校仅有73%的中学和45%的中心小学配备有专职体育教师,在全部体育教师中,毕业于相关专业的又仅占体育教师总数的33%,即使这一部分人,为考核工作实绩及晋职评优的需要,又有近半数改教了数学语文等“主课”,体育只是兼职,教师的专业能力又如何提高呢?学校的一些为数不多的器材实用和能用的也不多。

3、 农村体育特长学生的出路问题:

(1)出路影响农村有体育特长学生参加体育训练的积极性问题:农村体育特长学生一般只有机会参加校内运动会和本县(市)举行的县(市)运动会;县(市)级高中在体育特长生招生上,或由校内初中直接升学入高中,或个别招入,无统一标准,大多不公开招生。有的学校向外招生,但费用高昂,许多学生因此被迫放弃继续求学的机会。求学无路,这大大制约了农村热爱体育学生的从事体育训练的热情。使许多体育上有特殊才能的学生失去参加体育项目的机会。

(2)体育特长学生毕业后就业难问题:有些农村初中体育特长生家长不愿意孩子参加体育训练,曾经问过这样一个问题:“高老师,您说他们训练体育能做什么?上大学体育专业能做什么,现在学生毕业不分配,自谋职业,体育到学校是不受重视的‘小三门’;干别的他们也不会,还得从头来;专业运动员他们现在训练也有些晚了,我们做家长的不能不为孩子的将来打算”。

建议:

一、改变农村中小学校体育教育现状各级教育管理机构正视和重视体育特长生的培养和发展。:

  首先,严格按照体育教学大纲教学,改变体育在学校教育中不可或缺的‘小三门’的传统观念,健全农村学校体育教育功能;杜绝中学乱占体育课的事发生,因个别原因必须调课的,要有有借有还;培养学生科学体育健康身体的意识,从根本上转变学生的传统错误观念。

其次,农村学校设置从小学到中学的专职体育教师,给体育专业人才发展空间,正视体育工作者的劳动, 提高体育教师的待遇,给予合理的表彰和奖励留住体育人才巩固农村学校体育战线。专课专用,有效增加学生与体育接触和学习的机会,正确认识体育教育的作用和功能,培养有特长的学生;

第三,中考体育成绩作为一个升学必要科目,要增加体育学科在升学考中的分值,加大人们对体育的重视程度;各县教育界体卫局应有每年运动会等形式的活动,有效促进体育特长生的发展各县重点高中应设体育特长招生科目,并且做到公平公正公开,培养体育优秀人才。教育局把体育特长生升学纳入各初中的量化考核中。

第四,体育经费专款专用,增加农村学校在体育设施上的投入,购入以实用和必用为标准的体育设施;把体育设施真正用于体育教学体育训练上,提高体育器材的利用率,有效锻炼学生各种素质。

二、解决农村特长学生所面临的各种问题:

(1) 寻找来源: 乡村小学大都实行包班制。在这种情况下, 活跃思想培养包班教师体育爱好和锻炼体育素质;按大纲给小学生上课;专业教师专用,全校选拔体育优秀人才业余训练。发挥学生特长。

(2)精心培养:中学成立体育特长队,选拔有特长能吃苦的学生,根据学生情况拟定详细训练计划进行训练;选拔优秀特长学生参加各种比赛,增加学生的比赛经验和特长成绩。

(3)开拓出路: 定期召开运动会,选送优秀特长生参加较高层次的运动会;这样,首先丰富了学生的学校生活,也给特长学生提供展示的平台和机会,我国有中学生运动会(一般只有各地区的重点中学才有资格参加),有大学生运动会,为什么不能举办一个针对农村学生的运动会;各省队和国家队招人不防到农村运动会上走走看看,也许你想要的队员就在他们中间。各县(市)体育特长生中考统一招生或统一升学标准,这样既使体育特长学生有了明确的升学途径,同时也保证了特长学生的质量,降低了求学成本,不但使国家体育发展不漏人才,也使我国这个教育系统的功能更加完善。

(2)就业问题:就业问题其实和以上各种问题相辅相成的, 各地农村都重视体育了,需要的就业岗位自然就多了,岗位责任也重要了,自然不去转行了,教别的科目了,专业人员留住了, 出路通畅了,体育课也正规了,特长学生早发现了,训练系统了,就能给国家贡献更多优秀的人才了。

  总之,体育在农村学校不受正视和重视,农村学校体育就不会有好的发展,农村学校体育得不到好的发展,体育特长学生的人才必将被浪费,国家体育后备人才来源就会减少;教师、教练和其它从事体育工作的人员是体育发展的出路,农村这些工作不受正视和重视将会造成恶性循环和不良后果。 

  体育是学校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一项重要教育内容,今天学校的体育工作直接影响着21世纪建设人才的素质。而我们农村中学的体育人才的发展更是关系我们这个农业大国体育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如果农村体育特长学生能有好的师资,对口的升学方向,那么我国的体育事业的发展将会再上一新的台阶。多关心一些农村的这些孩子,他们有着我国传统农村人特有的能吃苦精神,给它们一些阳光,他们的成长会像花儿一样灿烂。

数据参考:
农村学校体育:任重而道远——来自中国农村学校体育现状与发展战略研究的报告 曲宗湖

2005年常州市第19届学校体育卫生论文报告 郑伟锋

作者:高英菊

单位:河北省沙河市城关学区


 
中国教育网
www.91091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