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网 首页 >> 中华优秀教育论文>>>
 
 
健康的教育离不开教育研究

关键词:教育科研 生产力 强力引擎 教育研究
   教育部副部长陈小娅在2007年第三届中国教育科研论坛上指出:“缺少科学研究的教育,就不可能是遵循客观规律的教育,就不可能是高质量、高效能的教育,就不可能是健康和谐可持续发展的教育”。
一、教育科研是教育发展的第一生产力
  大家知道,我们搞经济建设,一靠政策,二靠投入,三靠科学,其实教育也是一样。政策支持与增加投入是发展教育的外在推动力,教育科研必将成为推动教育持续发展的新动力。
1.小平同志说:“科学技术是社会发展的第一生产力”。那么教育科研就是教育发展的“第一生产力”。
  教育需要科学理论的引领和指导,教育发展离不开教育科研的支持和推动,高质量的教育更需要高水平的科研成果的支撑。坚持以教育科研促质量的原则。坚持利用教育科研优化教育教学过程,提高教育教学效益,深入把握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发展特点,运用教育科学的思想方法和科研成果来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着眼学生发展。
2.向教育科学要质量的教育。
  教育实践告诉人们,在一些质量层次较低的教育活动中,教育工作者往往可以通过埋头苦干获得教育质量。但当质量发展到较高层次特别是达到一流水平时,教育质量的获得就要靠教育科学指导。因此,一流教育的主体应有以下特征:
  一是能主动学习和运用教育科学。一般来说,能理解和运用抽象教育理论的教育主体,才有可能在相对宏观的教育领域里获得较大的自由。
二是“研究者教育主体”比重增大,创立教育科学理论的能力增强。
三是教育实践合理性意识增强。“合理性是一个人或群体思想和行为的一种特质”。
  教育实践合理性意识的增强意味着盲目的、冲动的、短视的、无效的教育行为极大减少。
3.教育研究的本质在于追求更合理的教学实践
  教研科研与教学实践相结合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动力。教研是科研的基础和依据,科研是教研的概括和升华,教研、科研与教学实践结合,是提高教师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利用网络等资源开展集体备课,结合科研课题、课改理念举办说课、课题研讨等活动,是教研、科研与教学实践结合的具体表现形式。
二、助推教育改革持续发展的强力引擎——教育科研。
  恩格斯说:“一个民族要想登上科学的高峰,究竟是离不开理论思维的”。
  教育科研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是学校改革与发展的原动力。以高质量实施素质教育,创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目标,以教育科研为先导,高举“科研兴教”、“科研兴校”的旗帜,充分发挥教育科研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改进教育教学过程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等方面的巨大作用和独特价值,有力地引领和支持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1.学生的问题是老师最好的老师
  校本课程的核心是学生兴趣的发展,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意按学生思维特点讲课,而不是用课本和教案讲“死课”。要鼓励学生质疑,课堂教学的新意多来自于学生的问题,学生的问题是老师最好的老师。
2.经验+反思==成长。
  没有反思的经验最多只能形成肤浅的知识。满足于经验而不思考。“20年教学经验只是1年工作的20次重复”。一线教师应该是实践者和理论家的结合。要构建“实践——反思——再实践”的反思性教学模式,通过说课、评课、课后备课、写反思日记、课堂记实、专家会诊等多渠道,培养教师的教学监控能力和反思能力。
3.突破教师发展的“高原现象”
  教师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发展速度就会变得迟缓或停滞不前,我们把这一时期的教师称为高原期。在这一时期,如果不对教师加以引导,许多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可能就停留在这个水平上。
  理论问题往往靠理论来攻克,教育科研可以帮助教师突破专业发展的“高原现象”。
三、教育健康发展离不开教育研究
  教育科研的本质是为教育教学改革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供理论支撑,探索和实践教育教学的科学有效方法,促进教育教学质量和学校管理水平的提高,提升教师的专业理论素养。
1.教育要优先发展、健康发展、科学发展,离不开教育科研的支撑。
  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副组长袁贵仁指出,教育改革与发展为教育科研提供了广阔空间,教育科学工作者要站在历史新起点上认识新时期教育发展的规律和特点,紧紧围绕坚持教育优先发展、促进教育公平,进一步加强素质教育和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为完成普及巩固义务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献计献策。
2.坚持人才为本的科研管理思想。
  进一步改善和加强科研管理,目的是建设健康的科研文化,以保障科研精品的生产创造、科研人才的顺利成长。多元评价的科研指标体系以及一系列的科研管理制度等,都应寄托着这样的科研管理思想:即坚持人才为本。要管理首先是关怀!学术含量是评价的标准,既是多元的,又是通用性的标准。分层管理、分层考核,要有基本的要求,要给予选择性的空间、选择的权利。越是优秀的、越是有创造力、想象力的人,可能非常需要自由、需要自主选择。
3.从感性管理走向理性管理。
  教育科研是提高教育质量和教学效益的巨大推动力。教育科研是造就有作为的教育家和优秀教师的一条必经之路。参加教育科研也是提高校长、教师管理水平和理论素养的一条有效途径。
  如今的教育走向,越来越向人们昭示:教育教学研究是教育的生命。一位不在教育教学研究上投入的名教师将会逐渐失去生命力,一所不在教育教学研究上投入的名学校将会逐渐失去存在理由,一个不在教育教学研究上投入的名地区将会逐渐走向衰落。

 

   姓名:陶华坤
  地址:杭州市余杭区教育科学研究所                            

                                             

 
中国教育网
www.91091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