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网 首页 >>如何提高思想品德课堂的实效>>>
 


如何提高思想品德课堂的实效

作者:孙大伟      专业分类:教育教学
关键词:关键词: 开放 互动 自主 思想政治课堂 新境界
摘要: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素质教育对思想品德课的课程标准又提出了新的要求,学生的发展应该是多领域的发展,包括知识、情感、人生观。因此,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接受信息过程中的认知因素,更要关注学生接受信息过程中的情感体验,这样才能使知识通过情感这个媒介更好地为学生接纳和内化。才能使学生以“知”导“行”,真正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才能真正增强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开放性、互动性和自主性,才能让思想品德课堂上升到一个新的境界。
正文:如何提高思想品德课堂的实效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素质教育对思想品德课的课程标准又提出了新的要求,学生的发展应该是多领域的发展,包括知识、情感、人生观。因此,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接受信息过程中的认知因素,更要关注学生接受信息过程中的情感体验,这样才能使知识通过情感这个媒介更好地为学生接纳和内化。才能使学生以“知”导“行”,真正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才能真正增强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开放性、互动性和自主性,才能让思想品德课堂上升到一个新的境界。 关键词: 开放 互动 自主 思想政治课堂 新境界 长期以来,在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其课程统一内容,统一考试,统一教材教案,统一标准,教师过分依赖教科书和教学参考书,影响了创造性的发挥。课堂教学过于模式化,导致课堂教学少有生气,比较枯燥乏味,学生对政治课不感兴趣,致使“知”和“行”不能统一。为了改变这些不适应素质教育的状况,使思想品德课的教育教学的实效性达到以“知”导“行”,是当今时代发展的要求,我就结合自己在学习与实践中谈一谈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如何提高实效性的几点做法: 一、建立民主、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促进师生的情感交融,营造宽松的课堂气氛。 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是进行情感教学的前提。只有以平等、民主的态度、方式和情感去了解学生、关注学生,感化学生,才能让学生从内心深处喜欢老师,并尊重老师,使学生由喜欢思品老师而喜欢学习思想品德课,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师生关系中,老师起主导的作用。所以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在课堂教学中要创设一个平等、民主、亲切、和谐的教学环境。 1、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表情动作要充分体现民主、平等。老师的一言一行都会感染学生,使学生情感愉悦,精神振奋。例如,在上课时,老师站在讲台上,慈祥的面容、微笑的表情能打消学生的紧张情绪。 同时,微小的动作也能消除与学生间的距离。例如:在课堂活动中,老师不要站在讲台冷眼旁观,而是要深入到学生当中,有必要时可以加以引导;看到学生开小差,可以轻轻地拍拍他的肩或者轻轻地拍一下桌子。要让学生知道老师是真心真意地对待他们,从而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大大增进师生间的情感交流。 与此同时,在课堂教学中微小的动作也能消除与学生间的距离。例如,在布置学生分组讨论后,老师不要站在讲台冷眼旁观,而是来到他们各小组,认真听,参与其中,有必要时可以在组内发言;看到学生开小差,可以拍拍他的肩或者轻轻地拍一下桌子。要让学生知道老师是真心真意地对待他们,从而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大大增进师生间的情感交流。 2、老师要善于用眼睛表达自己的情感信息,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有意识地用尽可能平均地把自己和蔼、信任的目光,投向全体学生,这不仅会大大缩短师生间的心理距离,还会让每一位学生,有一种被重视感、被关注感,有利于师生间的情感交流。例如:在不同的教学情境下给学生送去不同的眼神,善于结合不同的课堂教学情境给学生送去暗示、提醒;鼓励、支持;严厉而诚恳;赞许、信任的目光。同时要注意的是对一些后进生切忌用鄙视、厌恶、轻蔑的目光对待他们,那会损伤他们的自尊心,使他们产生逆反心理,进而不能“听其师,信其道”,要换之用一种期待、信任的目光让他们看到学习的希望、看到老师对自己的信任和尊重,增添其学习的动力。 二、精心设计课堂提问。 思想品德课的课堂提问是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手段。要在教学中精心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在问题情境中乐于思考、乐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设计课堂提问要注意条理、层次分明。因此,课堂提问要注意围绕一个中心,层层深入地提出一系列问题,使学生的认识逐步深入。如《我们的人身权利》一课,我讲完案例后设计了这样几个问题: (1)你如何看待主人公的行为? (2)如果你也在现场,针对主人公的行为,你想对他说些什么? (3)在现实生活中,如果你遇到类似问题应如何去做? 这些问题的设计既紧扣课文,引导学生学习和体会联系生活实际,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又循序渐进地指导了学生思维的路径,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2、设计课堂提问要富有启发性。思想品德课的课堂提问, 一定要问在关键处,富有启发性,以利于引导学生动脑思考。例如,在《学会合理消费》一课时,我结合材料设计了这样几个问题: (1)在我们的校园里或你的周围,还有那些类似的消费现象?请你搜集其中的两种写下来。 (2)针对以上学生的消费行为及现象你怎样看待。 (3)通过以上点评,请结合自身实际谈一谈我们中学生应该如何花钱,如何合理消费? 经过对这几个问题的讨论、分析、概括,使学生懂得了学校、社会上还存在许多不和谐的消费现象,面对这些现象,也使学生懂得如何做到合理消费,进而发扬勤俭节约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同时也锻炼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设计课堂提问要有针对性。针对性是思想品德课的生命所在。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教育观点能渗入他们的内心世界,课堂提问必须有针对性。例如:在《同学·朋友》一课中,我设计了这样几个问题: (1)你是班级最受欢迎的同学吗? (2)你认为谁是班级最受欢迎的同学哪?请你作出恰当的选择。 (3)在今后的生活中,你应该作出那些努力,使自己成为最受同学欢迎的同学呢。 由于设计的问题具有较强的针对性,符合学生的年龄、生活实际,学生有话可说 、有话想说,因此人人争相发言,课堂气氛十分活跃。 三、在抓好课堂教学的同时,要注意联系生活实际,使思想品德课走进生活。 1、挖掘生活化的事例,引导学生关注生活。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指出:“生活即教育”、“教学做合一”、“为生活而教育”,他认为,教育起源于生活,因而教育不能脱离生活实际。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老师适时地结合实际事例,能使政治课中枯燥的内容趣味化,抽象的内容具体化,深奥的内容浅显化,死板的内容形象化,从而寓教于乐,激发起学生学习政治课的积极性,并能进行情感体验。例如:在《善于运用法律保护自己》一课中,我举了这样一个案例: 案例一、夏军、曾强、梅霖三人是同学。2007年10月21日下午12时许,三人一起回家。梅霖骑一辆自行车,夏军与曾强交替乘坐梅的自行车。当行至广西南宁市星光路时,夏军要求梅霖骑车带他先走,曾强也要求坐上梅霖的车走。争执中,夏军坐上梅的车。曾强见状,便用手去拉夏军,致使夏军从自行车上摔下,将左眉弓部摔伤,当即被送往新县人民医院治疗,并住院10天,花医疗费273元。后夏军仍觉头痛、头晕,2007年10月30日,新县人民医院诊断夏军为脑外伤后神经症及颅内血肿,又住院治33天,花医疗费2646。20元。夏军伤情经人民法院法医鉴定为:头部软组织损伤系外伤直接形成;神经症系外伤诱发形成。 案例二、2007年4月23日,河北大荆镇蔡村村民蔡姓两兄弟发生纠纷。愤怒的弟弟随手拿起扫把伤了哥哥。致使哥哥头部左侧红肿,左肘挫伤,住院8天共花去医药费4991。10元。兄弟双方为此事情绪十分激动,均有“争气不争财”的想法,而且准备材料对簿公堂。但村民们认为万事应该以和为贵,因此,两兄弟的纠纷一直拖延8个月也无法解决。 提问:(1)案例一中谁应该承担责任?假如你是夏军你会怎么办?(2)请你像一个更好的方法解决蔡某两兄弟的纠纷。 通过这个现实事例,学生启示颇深,很快从理论上明白了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要想办法解决。由此,教师在教学中运用生活中的事例去证明理论,不仅通俗易懂,而且丰富了学生的知识,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充分体现了“生活即教材的”教材观。 2、运用生活化的活动,引导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与创新能力。 在具体的教学工作中应充分考虑学生,要以学生为主体,积极引导学生从实验活动和实践活动中,培养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的意识和习惯,以切实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政治教学必须引导学生将触角伸向广阔的社会大课堂,进一步拓展生活,从中吸取生活养料,从正在发生的、活生生的生活实践中检验和丰富所学知识,引导学生建构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例如:在上《法律护我成长》一课时,我采用了学生试讲法,让学生自己也当一回“小法官”。学生都踊跃报名参加,学生为当好“小法官”能主动地、自觉地钻研教材,找资料、请教老师、同学指导等,就这样,在他们自编自导的一节课中学生们都能积极举手发言,踊跃地回答问题,课堂纪律好。因此,整节课都是在轻松自如、和谐的气氛中渡过。在这种教学活动中使学生品味到生活就在身边,领悟到政治课的魅力,感受到了生活的乐趣,促使他们主动积极的投入到整个学习活动。 四、设置情景,多媒体展示,情绪感染,激发直觉情感。 多媒体教学能形象直观地表现某一个道德观点,说明某一个道理,提出某一个行为要求或喧染某一种气氛,通过情景还可以化静为动,化远为近、化抽象为具体,对学生的感观产生强烈的刺激,常常会激起丰富的直觉情感,并留下深刻的印象,对产 生良好的道德行为动机将起着十分积极的作用。因此,随着经济的发展,多媒体教学被广泛应用,是实施情景教学的良好载体。课堂教学应多用多媒体展示,形情交融。同时,使用多媒体教学我们还应注意到,要增强说服力和感染力。使用多媒体使情景教学形象直观的表现在学生面前,不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还增强了课堂教学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五、应改变传统教学对学生的考核方法。 考核既要看学生基础知识掌握的程度,又要看转化学生思想的实际效果。现在中考政治采用开卷形式,重在检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分析、运用能力。这不是唯一评价学生的做法,它只占总成绩的60%,另外还设计了《学生行为规范评价表》,先由学生自评,再由班评,最后交给班主任和科任老师来评。这部分占总成绩的40%。这种考核评价形式,能较好地反映学生的整体素质,增强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六、细抓课后小结。   1、学生小结,即由学生站在讲台上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并指出重点、难点。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能提高其语言表达能力。   2、画“知识”结构,即在学完一课后,让学生画出“知识”网络,将知识的主干和支干全部画下来,这样可以促使其对知识进行梳理识记,并将知识系统化。 总之,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教师要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努力创设生动而富有生活化的课堂气氛,关注每位学生的体验和感悟,倡导情感积累,努力实现认知过程的“情感化”,使认知和情感和谐发展,使学生的课堂学习与社会生活实践紧密结合起来。一方面拓展了学习的时空,另一方面把学习置于社会生活的大背景下,使学生在丰富多彩的生活中与社会、自然相融,使他们在与生活的沟通中真正感受到学习的意义和价值。卢梭说过:“现实的动力才是最大的动力,才是使人走得又稳又远的惟一动力。”生活赋予了教学丰富而又深刻的内涵,生活也使教学精彩纷呈,生机盎然,生活同时也成了教学最大的动力。所以我们要善于发现生活,让充满生活味的教学给政治课涂上“七色彩虹”,使思想品德课在迷人的生活味中烁烁生辉,使学生的个性和创造力得以充分地发展和张扬!学校充满了朝气,增强了活力。 参考文献: [1]戴建华。贴近生活 回归生活。《思想政治课教学》,2005年7月。 [2]熊春燕。教学生活化是政治课的生命力。《思想政治课教学》2005年7月。 [3]王 蔷。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思想品德》。北师大出版社,2006年。 [4]陶行知。陶行知文集。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年3月。
作者:孙大伟
所在学校:广西南宁市五一路学校
 
中国教育网
www.910910.com
投稿邮箱:TEL15910883915@126.com
咨询电话:(0)15910883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