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郭玥 专业分类:工商管理专业 |
关键词:民俗文化 变味 糟粕 沉渣泛起 浙师大 孝顺实践 孝道
正道传承
|
摘要:如今有些地方为了一味的的固守传统,对文化的东西,不分好坏,不加鉴别,一律拿出来加以发掘,使一些传统文化中的糟粕也沉渣泛起……笔者提倡,传承和发展都要走正道,莫让民俗文化变了味,更不能让历史的“沉渣”泛起。
|
正文:我国是世界文明古国,有着悠久的传统文化,民俗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内容,值的继承和发扬光大。比如,春节的剪窗花、写春联、贴年画、扭秧歌、端午节的包粽子、赛龙舟等等,至今给我们带来无穷的乐趣和身心的愉悦、精神的启迪。
然而如今有些地方为了一味的的固守传统,对文化的东西,不分好坏,不加鉴别,一律拿出来加以发掘,使一些传统文化中的糟粕也沉渣泛起,笔者随浙师大“新农村新消费”赴孝顺实践的小分队到村里中心广场上开展消费和谐活动的那天,就看到这样不和谐的一幕。在一阵紧锣密鼓声中,一只送葬的队伍迎面走来,紧接着就是哭天抢地,绕场三周,然后就是原地围圈,燃放各种鞭炮。据村民说,当地还有这样一种风俗,比赛死者子女中谁的哭声音大,意为“招神”,即为“孝顺”者。
世界上没有神鬼,现代科学早已证明了这一点,很显然那是传统民俗中有害的部分,是封建迷信的历史糟粕。对这样的民俗,我们又怎么在广场上大加渲染呢?笔者发现,在跟随队伍中有不少是青少年,他们正处在成长期,思想不成熟,对事物好坏辨别能力不强,这样下去,会不会受不良影响呢?
也许有人会说,这些人也是出于孝心孝道,又何必较真?笔者认为,弘扬中华传统美德本身是很好的初衷,值得肯定和支持。但是,传承和发展都要走正道,莫让民俗文化变了味,更不能让历史的“沉渣”泛起。
|
作者:郭玥
|
所在学校:浙江省金华市浙江师范大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