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网 首页 >>浅析非智力因素对儿童学琴者的启发>>>
 


浅析非智力因素对儿童学琴者的启发

作者:李庆昱      专业分类:音乐教育
关键词:儿童学琴 非智力 注意力 记忆力 动机 马太效应
摘要:儿童在学琴时,往往学习效果低于智力潜能的期望水平,导致这种情况的成因很多,但主要与儿童学习者的学琴基础、非智力心理素质有关。文章从非智力因素的角度,剖析了造成儿童学琴困难的原因,并结合实际教学经验,提出了有效可行的措施。
正文:儿童在学琴过程中,学习效果往往低于智力潜能的期望水平。导致这种情况的成因很多,从表面看,这与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有关;但归根结底,是由非智力心理因素造成的。 1.性格因素。儿童在学琴过程中,意志薄弱,缺乏顽强意志和坚韧毅力,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和自制力,情绪不稳定,注意力不集中,遇到困难时,往往采取退缩的态度。 2.动力因素。儿童在学琴时,会出现缺乏自信心的情况,只要遭受一次小的失败或挫折,就较多地否定自我,产生恐惧和逃避心态。 3.学习策略因素。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和策略是十分重要的,不得要领也是学习过程中的绊脚石。良好的学习习惯加上适当的学习方法才会事半功倍。 4.环境因素。儿童学琴者出现暂时的学习困难时,由于老师、家长的方法不得当,或者学生自我调控的不恰当,给心理上造成一种不应有的压力,如生活中对这些学生常采取的专制、强迫、挖苦、讽刺等态度,都会使这些儿童的学习“雪上加霜”。 儿童学琴出现的这些问题,如果解决不好,会挫伤他们的学琴兴趣。所以,对症下药,采取有效可行的措施,才能最高程度地提高学习效果。 1.培养良好的注意力和记忆力 乌申斯基在谈到注意力的作用时说:“注意是一扇门,一切来自外部世界的刚刚进入人的心灵的东西都要从它那里通过。”中国古代许多圣贤哲人也都认为,平静如水的心境和专注的精神能帮助我们克服自身的弱点,创造非凡的成绩,比如“聚精会神”、“出神入化”,“悄然动容,思接千载”等等,讲的都是这个道理。 在学琴过程中,儿童往往不能把注意力集中到不理解和枯燥乏味的内容和形式上来,他们容易被周围的其他事物所吸引。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采取各种方法,来培养学琴困难生的注意力。可以在上课前,引导他们在欢乐的氛围中进入学习;可以在课堂中融入一些游戏,引起他们的注意力;可以运用一些直观的教学方法,来提高他们的注意力;可以利用艺术性的语言、富有悬念的提问来唤起注意力。 此外,记忆力也是影响儿童学琴质量的一个重要原因。记忆的过程就是同遗忘进行斗争的过程。著名的消退理论认为,大脑中的记忆痕迹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衰退,除非定期地使用或复述信息,否则这种信息就会逐渐减退,最终完全消失。因此,为了保持记忆,必须不断地进行复习与巩固。由于年龄小,儿童的遗忘速度也相对较快。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适时安排3-4次的及时复习,以帮助儿童进行有效记忆。影响记忆的一个关键因素就是理解。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儿童记忆的特点来安排教学活动。比如,讲解乐曲思想内涵时,可以把乐曲所表现的内容用图画展示出来,用形象化的形式加强记忆;讲新课时,通过对新旧知识的对比,促进新知识的记忆;课堂上把相关的教学内容集中呈现,培养儿童的联想记忆。 2.诱发学琴动机,活化教学内容,增强儿童成就感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建构主义学习环境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不仅要求学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且要求教师要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这种教学理念要求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动机的激发是各种有效的教学对策实施的前提。 被誉为教师的教师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促进学习动机的方法之一就是保持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新颖性。所以,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为儿童创造表现的机会,让他们多说、多拉、多做,做到既动脑、动口,又动手演练,培养他们会听、会想、会做、会质疑的良好学习习惯。 儿童的学琴,特别要讲究教育规律,螺旋上升,循序渐进。既要有一个预期目标,更要有为实现这个目标精心制订的分阶段训练计划。这样把问题化整为零,有利于儿童在短时间内获得成功。教师要看到学生的进步,不断地鼓舞士气,要让他们体会“成功”的喜悦,产生学琴的成就感,激发学琴的热情。在这样的条件下,儿童的学琴动机才会得到提升。 3.树立良好教态,成为儿童学琴者强项的发现者 教态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外部与内心形象的反映,它对学生学习情绪有着直接的影响。良好的教态,使儿童倍感亲切;不良的教态,容易使他们产生紧张、恐惧甚至反感的心理。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教育教学的全部奥秘就在于如何爱护学生。如果你讨厌学生,那么你的教育还没有开始也就结束了。”桑代克著名的“效果律”也讲到:“只有当反应对环境产生某种效果时,学习才会发生。如果反应的结果是令人愉快的,那么学习就会发生;反之,学习行为就不会出现。” 著名的“罗森塔尔效应”也包含这层意思,因此,教师要采用夸奖、鼓励、欣赏的态度去教育学生,要善于发现每个学琴儿童的长处,并对他们的长处给予及时的肯定。 儿童的学琴道路是布满荆棘的,在这一过程中,家长也要配合教师的工作,积极和孩子进行沟通,多鼓励,多表扬,帮助他们更快的前进。 参考资料: 施良方著,学习论,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5月第1版 曹理 何工著,音乐学习与教学心理,上海音乐出版社,2000年4月第1版 王朝刚著,器乐表演技能教学新论,上海音乐出版社,2006年1月第1版 G。H•鲍尔 E•R•希尔加德 著,邵瑞珍、皮连生、吴庆麟等译,学习论,上海教育出版社 1987年9月第1版 B• M• 捷普洛甫夫,孙晔译,音乐能力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 奥苏伯尔 教育心理学:认知观点[M],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 作者:李庆昱 单位:中国海洋大学艺术系 email:lqingyu2006@163。com 电话:13793234925
作者:李庆昱
所在学校:青岛市鱼山路五号中国海洋大学艺术系
 
中国教育网
www.910910.com
投稿邮箱:TEL15910883915@126.com
咨询电话:(0)15910883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