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网 首页 >>语文教学中的启发式教学>>>
 


语文教学中的启发式教学

作者:刘玉舟      专业分类:语文教学论
关键词:语文教学 启发式 创造性思维
摘要: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启发式教学”对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有重要的作用。“启发式教学”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思维的引导和思维能力的培养。在语文课堂教学的实践中,“启发式教学”又可通过创设情景、讨论与议论、设疑启发、表情动作、知识迁移等多种途径实现。语文教学是一个庞大的教学系统,除了在课上的正常教学外,课外时间对课堂内知识的扩展与巩固更为重要。教师在这中间也应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可采用对比启发、联系启发、类比启发、扩散启发、实例分析等多种指导点拨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自觉性。“启发式教学”的实施可有效地锻炼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逐渐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正文:语文教学中的启发式教学 现代语文教育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因此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其中启发式教学是一种运用最广泛的教学方法,它对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有重要的作用。 一、启发式教学的含义及特点 什么是启发式教学?笔者查阅有关教学研究者的文章,比较一致的意见认为启发式教学是根据教学目的、内容、学生的知识水平和知识规律,运用各种教学手段,采用启发诱导办法传授知识、培养能力,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以促进身心发展。启发式教学,是“受教育者在教育者的启发诱导下,主动获取知识、发展智能,陶冶个性,形成完美人格的过程。”注重思维的引导和思维能力的培养是启发式教学的核心,而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性、教学民主性则是其两大特征。 许多教育家都很重视启发式教学。我国春秋时期,孔子就提出“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著名教育要求。而后《学记》又发展了启发的思想,提出“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的教学要求。在西方,苏格拉底的“产婆术”要求教师在学生探求知识的过程中起到引导的作用。孔子把启发式教学阐释为“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这里“愤”意为发愤学习,积极思考,然后想把知识表达出来;“悱”意为积极思考后要表达而表达不清,则要求老师予以答其词,使其清楚;“发”意为开其意、指导。在这句话里,孔子虽然没有概括出“启发式”这一抽象概念,但他指出了“启发式”的实质,即启发和点拨引导。启发,关键是调动学生学、思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学生首先要自己学自己思,思到实在想不通、道不明的程度,必然产生一种请人启之发之的迫切愿望,这时,教师只要轻轻点拨,学生便会豁然开朗。这里既强调学生学、思的主动性、积极性,也重视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的主导作用表现在启发和诱导上。对于“启发式教学”这个理论孔子进行了积极地研究,而且他也主动地运用这个理论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论语》中就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其时子夏问孔子:“‘巧笑情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孔子回答说:“绘事后素。”子夏接着问:“礼后乎?”孔子又回答说:“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孔子启发教学的前提是子夏自己先学习了《诗》。其次是子夏学《诗》,经过思考,在“素以为绚”这一句上想不明白。再次,孔子在子夏弄不懂的关键之点上加以启发点拨,一句“绘事后素”点通了子夏的思路。最后,子夏一点便透,立刻由“绘事后素”联想到“礼后”,一个人须有忠信之质然后可以学礼。礼好比女人的粉黛衣饰,忠信好比女人的巧笑美目。巧笑美目是天然素质,当然在先;粉黛衣饰是人工文饰,当然在后。子夏闻“绘事后素”而知“礼后”,是孔子启发式教学的成功一例。从孔子这则启发式教学的事例可以得知,“启发式教学”强调鼓励学生自己去发现隐藏在某事物背后的问题。当学生“愤悱”后得不出结果时,孔子才去“启发”。学生如果没有主动地发现问题,教师的启发便无从谈起。一旦学生把不解的问题向老师提出,教师怎样启发点拨学生便成为“启发式教学”的关键,但就教学的最终目标而言,学生是教学的主体。这就要求在“启发式教学”的实施中,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二、启发式教学在语文“课上”教学中的运用 今天我们实施素质教育,就要求语文教学必须坚持全面性和全体性,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课堂上,教师要树立素质教育的观念,实施启发式教学,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理解能力、综合应用能力等多种能力。结合学科知识,用科学的技巧和方法来启发和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开发以学生为主的教学课堂,是素质教育在语文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实施“启发式教学”是贯彻新的教育方针的重要途径。 (一)启发式教学在语文新授课程中的运用 1、在语文课堂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应该将自己的着眼点放在学生语文素养的养成上。运用多种适宜的启发式教学方法使学生在了解、领悟文章,积累知识和运用知识的同时,使学生的情感得到熏陶和发展。语言是作者表达思想感情的一个重要桥梁,所以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时,首先应从语言的层面去把握,当前小学教育的重点也正说明了这点。朱光潜在《谈文学》中说:“从前我看文学作品,援引注意的是一般人所说的内容。如果它所写的思想或感情本身引人入胜,我便觉得它好,根本不注意它的语言文字如何。反正语文是过河的桥,过了河,桥的好坏就不用管了。今年来我的习惯已完全改过。一篇文学作品到了手,我第一步就留心它的语文,如果它在这方面有毛病,我对它的情感就冷淡了好些。我并非要求美丽的辞藻,存心装饰的文章令人嫌恶;我所要求的是语文的精彩妥帖,心里所要的字句安排在最适当的位置。那一句话只有那一句说法,稍加增减更动,便不是那么一回事……它需要尖锐的敏感,极端的谨严,和极艰苦的挣扎。一般人只是得过且过,到大致不差时便不再苛求。” 由朱光潜对文学作品的看法可知,领会语言在理解文章时有重要的作用。所以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对语言的教学给予足够的重视。语文教育就是要促使学生从语言的显象了解到语言的隐象体悟的过渡,这个过程需要教师的启发、引导。只有深刻理解语言的内容,才能真正学会阅读,理解文章的精神实质。“启发式教学”在“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过程中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教师的责任是应适时适当地对学生进行点拨引导。 2、“启发式教学”的根本目标在于利用适当的“因素”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动机,使他们已经形成的学习需要由睡眠状态转入活跃状态,在这一过程中促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从而使其成为学习活动的动力。学生学习意识的唤起,不仅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性、积极性,而且为学生完成当前的学习目标创造有利的条件。此外还可以使形成了的学习热情不断得到巩固和加强,给今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启发式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动机,因此这种教学思想应该贯穿于语文教学的整个过程。在新授课程中如何实施启发式教学?笔者认为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实现。 (1)创设情景启发:教师应该积极主动地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兴趣。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就指出:“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由苏霍姆林斯基的这段话我们可以发现学生学习的动力来源之一就是他对这门课的兴趣,激起学生的兴趣是学生展开探索、思考的有利诱因。所以教师应根据文章的内容和现有的蛇备条件积极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兴趣,创造一个有竞争的、愉快向上的班级学习氛围。综合现有研究材料,若要实现这种启发可有以下三点:第一点,教师在教学中可通过多媒体播放直观形象的图画,展现课文所提供的问题情境,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从而为顺利实现解决问题的目的铺设一个良好的开端。例如在教授《再别康桥》之前,教师可以播放一段有关剑桥风景的图象。这样有助于增加学生的美感。第二点,在适当的课文教学中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比如投影、演示等,调动学生的思维积极性,逐渐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例如在学习《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时,可以利用投影仪投影林冲的形象,让学生从直观的人物形象上感受人物的性格和气概。最后,实施教学互动情景。通过互动,让学生自觉参与其中,充满激情地学习。例如在《项链》的教学中,针对课文第一部分的人物对话,可以采用话剧的形式进行分角色朗读。此外,根据女主人公人物形象的多义性,可选择辩论赛的形式确定正反方展开辩论。 实施这种教学方式,需要教师有一定的心理学知识。因为学生只有在学习那些“似懂非懂、似会非会”的东西时才有兴趣去探索研究,形成学习需要。心理学研究证明,问题情境的难度在50%左右最有利于激发学习动机。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年龄特征、阅历等因素设置适宜的问题,只有这样才能有效调动学生探索的积极性。 (2)悬念启发:设置悬念是说书人吸引听众的一种手段。后来文人在章回体小说的创作中也借用此法,当小说情节向前推进时,中途打一个结,让它暂时挂起,给读者产生一个期待的心境 ,常用“且听下回分解”悬念来吸引读者往下看。而这个方法也可以同样移植到语文课堂教学中。下面笔者引用《背影》一例以作示范,《背影》的作者朱自清在开篇写道“我与父亲不见已四年有余,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讲到此处,教师适时启发:“为什么不能忘记的是父亲的背影呢?”这就给学生造成一个悬念。跟着提问:一般作品描绘人物部位最多的是什么?学生讨论后明确:人最富于表情部位应该是面部,应着力于面部神情音容笑貌的描绘,这是文学作品惯有的手法;而《背影》这篇文章,为什么抓住人物的“背影”不惜笔墨作具体细致的刻画呢?教师引导学生在讨论中逐步领悟这里描写的“背影”是进入老境“颓唐”父亲的背影,它刻下了父亲饱经忧患,半生潦倒的一个印记。父亲在家境惨淡,奔走谋职之时,还不辞劳苦,不怕麻烦送儿子上北京,还艰难的爬过铁路为儿子买桔子 。这“背影”表现出父亲对儿子真挚的爱,“背影”是父子依依惜别中给儿子烙下的一个深刻、不可磨灭的印象。如果还是囿于描绘人物的神情、音容笑貌,就不能象描写“背影”那样更突出,更深刻地表现文章的中心 思想。悬念就好比一个“扣”,要解开这个“扣”就要求学生深入揣摩文章,体会文章的写作要旨。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学生的“心理完形”,而结果的实现,增加了学生以后学习的信心和求知欲望。 (3)讨论与议论:在新课学习中教师应鼓励学生讨论,议论,发表自己的看法与见解,而后教师再进行引导启发,这样会对学习目标的实现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叶圣陶先生曾说过:“上课做什么呢?在学生是报告议论,不再是一味听讲;在教师是指导和订证,不再是一味讲解。”今天的语文教育再也不能采用“满堂灌”的落后形式,教师应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下面笔者借用张莉老师教授的《麻雀》一课来说明讨论与议论的特点及实施过程。这节课最显著的特点就是课堂上学生议论纷纷。本节课克服了满堂课串讲串问的弊端,取而代之的是学生间的合作讨论交流。学生质疑--议疑--析疑--解疑渗透教学的各个环节。比如初读课文后张老师让学生找出课文中描写老麻雀神态动作的句子,并引导学生针对句子提出不同的问题,学生在老师的鼓励下大胆地质疑问难,提出了如“像一块石头似的”说明什么?老麻雀明知斗不过,为什么要用自己的身躯掩护小麻雀等问题,而面对这些问题,张老师并不是一味地填鸭式地告诉学生问题的答案,而是让学生学法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围绕问题展开讨论,在小组讨论中孩子们畅所欲言,议论纷纷,使讨论有实效,有质量,不走过场。在小组合作学习的基础上,老师引导全班同学交流甚至争论,如理解课文内容之后,一位学生对老麻雀奋不顾身拯救自己的孩子的这种做法是否值得,表示怀疑时,张老师就势让孩子们围绕此问题进行讨论在议论纷纷中使得学生的主体地位与老师的引导作用有机地结合起来,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在议论纷纷中,学生的思维被牵动起来,形成了发散的状态,有利于学生进行创造性想象和思考。 提倡民主是充分发挥讨论功能的重要保证。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一个人的创造力只有在让人感觉到“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的环境下才能得到最大限度的表现和发展。”教师发扬民主大胆实行开放课堂,有助于消除学生的学习压力,在不知不觉中接受知识、开拓思维。因此在新的语文课程标准的指导下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就是要讲究民主,创设活泼、宽松、有竞争的课堂气氛。这就要求教师有虚心、反省的精神,在面对学生提出的意见时,多多从自身寻找问题。肯定学生对自己的“发难”。教师要善于以课堂参与者的身份与班级学生进行平等对话,使他们在课堂讨论中不受拘束。学生真正把老师当作良师益友。讨论中教师没有必要设什么“标准答案”,但是讨论绝不是放任自流的,教师应给予积极的点拨、启发,真正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领路人。 (4)设疑启发:没有疑问就不能激发学生思考。根据课堂实践经验笔者认为设疑启发就是教师利用疑问来激发学生,从而引导并促进他们对课堂教学内容作进一步的深入思考。笔者总结语文教育研究者的相关文章认为教师设疑可以通过以下途径进行:第一种称为“引疑”,就是课文中本来就存在疑问,但是学生没有提出来,此时教师应该主动地将其引发出来,并促使学生思考。例如讲诗歌《错误》,教师可以向学生提问:“错误”是什么?到底谁犯了“错误”。第二种称为“激疑”,就是鼓励学生从课文中寻找疑点和问题。例如,教师讲授《乌鸦喝水》时,学生领会了课文懂得了乌鸦喝水的办法。这时教师可以再提两个问题:“把木块放进去水能升高吗?”“为什么把石子放进去水能升高?”这就可以进一步激起学生“疑”了。第三种称为“故疑”,就是教师在没有疑问的地方,而故意设置疑问 。例如对于“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这句诗,教师把贾岛骑驴作诗,和韩愈商讨用“推”还是用“敲”的故事简单讲一下后,让学生再去议“推”、“敲”的不同,用“推”好还是用“敲”好。这样就可以使学生议出不少“疑”来。心理学研究表明,经过思考的知识记忆得更加牢固。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积极设疑。 (5)表情动作启发:众多教育者将表情动作启发归纳为教师根据学生的特点,使用眼神、手势、表情、体态等“无声语言”,将有关信息暗示给学生,使之心领神会、当下彻悟。 例如学习《听潮》 这篇文章时,教师在讲到潮起潮落时,可以用手在空中模拟其形态,让学生体味当时的环境与气氛。值得注意的是使用表情动作启发, 一般要求学生有较高的悟性,能够与教师“心有灵犀”,这样在教师启发后,学生才能一点就通。 (6)情感启发:文章的情感是通过语言文字来表达的,文章的创作都是作者缘情而发的结果。所以白居易说:“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作者的创作就是把自己的思想感情融入到作品的字句和情景中。所以,教师必须通过一定的途径使学生的感情与作者传递的感情产生共鸣。叶圣陶先生说:“凡是出色的文艺作品,语言文字必须是作者有趣的最贴合的符号。”这就给我们提供了发掘感情的门径。可以从语言着手,深切领悟语言包含的感情,这样学生就较容易地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了。下面笔者援引《卖炭翁》一例来说明情感启发的功能。《卖炭翁》中有这样一句话:“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分析这句时,教师可启发学生:“卖炭翁身上穿得很单薄,为什么还希望天气更寒冷些呢?这不矛盾吗?衣单思暖,人之常情呀!”学生理解文章后,可作这样的回答:“不矛盾,因为卖炭老人希望天寒炭能卖上好价钱,否则,不要说生活无着落,就连买件单薄的衣裳的指望也会落空的。”这样一启发,学生就能理解老人这种矛盾的心理,蕴含着多么大的痛苦和辛酸啊!这就激发了学生对卖炭老人的深切同情,对当时黑暗社会的强烈不满。此外,教师可注意自己朗读的语调、语速,讲解时的表情动作,给学生以情感渲染。教师通过给学生间接的情感体验,促进学生的领悟、体察。 (7)启发式提问:笔者通过阅读总结认为启发式提问是指提出的问题具有很强的启发性和诱惑力,而答案又不是轻而易举可以得到的,必须通过自己的一番探索和努力才能获取。也就是说所提问题是学生生活学习范围内的,但又不能用已经获得的知识和经验去解决。同学们有所了解但又不能立刻明白,才会产生探索的欲望,引发思考。这样的学习活动不是已有知识经验的简单再现,而是将已有知识进行创新,达到问题解决的目的。例如:学习了鲁迅的作品《祝福》后,老师可以向学生提出:“迫害祥林嫂致死的真正凶手是谁呢?” 从而促使学生对各个与祥林嫂有关的人物进行分析。这有助于揭示小说的主题。 “启发式提问”不仅能够使学生对已有知识进行再创造,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教师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优秀的教师不但能让学生在课堂上学到应学的知识,还能让学生在他的启发下掌握一定的解决问题的思路。但是,在进行启发式提问时有时却出现“启”而不“发”的情况。这主要是由于教师对启发式提问认识不清。有一些教师认为“启发式提问”就是教师问,学生答。这就把启发式教学简单地归结为“问答式”教学,而忽视了教师在启发式提问时的问题的难度和背景。下面笔者引用一个“启发式提问”教学失败的例子,来证明教师所提问题应该具有科学性和适度性,否则就会影响教学目的的顺利实现。一次公开课上,某教师执教《孔乙己》一文。听课的有各级领导,有经验丰富的老教师,有刚参加工作的新教师共二十多人。他事先做好了准备,满怀信心登上了讲台。面对台下五十多学生和听课教师,从容不迫地按设想讲了起来。在简单分析前面的社会背景之后,即转入对孔乙己言行举止、思想性格的分析。一个好喝懒做、自命清高、满口之乎者也、为生计免不了做点偷窃之事的孔乙己就映现在同学们的脑中。讲到这里,他看到课堂气氛逐渐活跃起来,听课教师也不断地颔首赞许。于是他让学生阅读侧面描写孔乙己挨打一段。对此段内容,他提出了一个问题:“丁举人打孔乙己对吗?”他的本意是想让学生回答“不对!”然后追问“为什么?”从而让学生分析得出封建科举制度的罪恶,激起对孔乙己的同情。可是出乎意料,同学们沉默不语。于是赶紧再问:“对不对?好好想想。”话音未落,一生答道:“对!偷东西当然挨打!”全班哗然,个别学生还发出了“吃吃”的笑声,听课老师也皱起了眉头。一时他手忙脚乱,赶紧把答案说出,草草结束了这一课。 《教育学》中指出,“启发式教学,就是教师根据教学目标,从学生的知识基础、年龄等实际出发,遵循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采用各种生动、活泼的方法,引导学生积极思维,使他们主动地获取知识、发展智能的一种积极的双向的教学方法。”这样如果把启发式简单地理解为问答式就是一个极大的错误,根据这一理论,施教者总结本节课失败有两个主要原因:第一个原因教师忽视了启发式提问的步骤和角度。本节课中,分析孔乙己被丁举人毒打是理解封建科举制度罪恶的一个契机;同是读书人,中了举的就可以毒打“写了服辩”、“连半个秀才也没捞到”的孔乙己,教师应从这一角度引导学生产生思考。启发式提问时教师不仅要“问”,而且要善“问”。这就要注意角度和步骤,选择好的角度,有助于引起学生正确的思考思路。第二个原因教师忽视了学生的年龄特征、心理特征、阅历等因素,脱离了学生的实际情况。今天学生生活的时代与孔乙己的生活环境已相去甚远。所以学生不具备完全的生活经验,在这个基础上如果进行启发,那么就会产生“启”而不“发”的情况。此外教师对孔乙己所生活的社会环境分析太少,对孔乙己性格特征中劣性的分析又未与前面的社会背景相结合。这样学生就不会理解教师的提问目的,从而无法“正确回答”教师的问题。 (8)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启发:教育研究者认为借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如电化教学,电脑、幻灯,录音等进行启发,能够起到化抽象为具体,化静为动,化远为近,化复杂为简单的效果。心理学实验表明,“人所获得的外界事物的信息约80%~90%是通过眼睛输入的,看过的东西比听过的东西更让人相信而且记忆牢固。”在过去的教学实践中,大部分教师由于受教学条件的限制,基本上采用一张嘴、一只笔、一本书的教学模式。这种授课方式刻板单调,使课堂气氛沉闷,容易使学生产生疲劳感,厌烦感,从而使教师的教学目的无法实现。现代教学应该广泛地运用多媒体技术。多媒体教学具有声象兼备、图文并茂的特点。它可以将文章的相关材料,以声音、图画等形式表现出来。这样给学生直观的视听觉效应,有利于记忆知识。此外,运用多媒体教学,还可使学生广泛地参与其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例如在教朱自清的散文《荷塘月色》时配乐朗诵比一般范读效果更佳。再如在教《苏州园林》时,老师可以收集一些苏州园林的照片,上课时可以将其放在投影片上。这样学生能够直观地感受苏州园林的美,产生“如在画中游”的感觉。由此可见教学要跟上科技发展的脚步,用科学的手段让学生学得更加主动、更加积极。 (二)启发式教学在语文“课上”知识巩固中的运用 1、演示启发:这种启发方式适用于说明某事物特征或形成制作的过程,比如《景泰蓝的制作》。这种方法给学生以直观印象,更加便于学生理解。例如:《詹天佑》中的 “人字形线路设计”内容,这是学生难以理解的,若用投影的方式显示其形状,那么学生就很容易把握了。笔者再引用《捞铁牛》一文的上课记录,进一步印证演示启发在教学中的巨大功能。《捞铁牛》一文讲的是宋朝工程家怀丙和尚利用水的浮力,捞起冲到河底的八只大铁牛的故事,赞扬怀丙和尚的聪明智慧。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有一个比较大的困难:了解捞铁牛的复杂过程。教师如何把捞铁牛这一复杂的过程讲解得准确、生动、明了呢?最好的方法就是教师用课件进行演示。演示步骤如下:第一次点击鼠标,摸清铁牛的位置;第二次点击,船到铁牛沉没处;第三次点击,在船上搭架;第四次点击,拴住铁牛;第五次点击,沙子部分铲除(配上沙子落水的声音);第六次点击,船带动铁牛上浮约三分之一;第七、八次点击,沙子继续铲除,船上浮三分之二直至完全浮起,铁牛从淤泥中拔起;第九次点击,船带动铁牛靠岸。通过这样的演示,学生就能够清晰地掌握捞铁牛的复杂过程了。演示的作用就是将复杂的过程简化为一个个简单的步骤,使学生一目了然。 2、利用知识的迁移:知识是为我们生活、工作服务的,只有将知识应用到实践中,才能体现知识的价值。教育研究者认为这种启发方法利用了知识的共同因素,引导学生利用已知获取新知,进行知识迁移,向学生传授科学知识的目的之一是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只有将“死知识”变为“活知识”,才能运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去。同时学生在学习时也能开发思维、触类旁通。当代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学生头脑中积累的知识只有做到条件化 ---- 知识与该知识应用的 “ 触发 ” 条件结合,形成条件化的知识;结构化 ---- 知识以一种层次网络排列;熟练化 ---- 知识的各个方面经过练习而紧密结合在一起,并达到自动化的程度;策略化 ---- 选择、组合、改变或操作头脑中已有的知识命题的一系列规则。才会有效地迁移,才能成功地用以解决问题。”知识的迁移对学生而言是有一定难度的,这就需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例如:在《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文中,“域民不以封疆之界”与“固国不以山溪之险”两句结构句式相当,教师讲解完第一句后,可以启发学生运用同样的方法去理解第二句。这样也会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3、激励启发:大部分教育研究者认为激励启发教学就是在教学过程中教育者利用期望理论、归因理论、重新框视、自我意象等激励手段对教育主体实施肯定、赏识、赞美、表扬等激励评估方式使学生建立自主学习、终身学习、自主发展、终身发展的积极信念。例如:诗歌的教学最主要的方法是熟读背诵。古人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因此在学习诗歌单元时,应强调背诵,但是一般情况下班级里总有些学生不愿意背诵,这时教师可以找一位学生做突破口,督促他先背会,然后在班上大加赞扬,并增加其他一些奖励措施,在班级形成竞争的氛围。这样自然会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4、案例启发:这种启发方法教师比较常用。教育研究者认为这种方法就是通过举例、回顾、印证的手段,巩固学生所学的知识。例如在学习《将进酒》时,说到诗人饮酒作诗的文化习惯,学生也许不太理解。这时教师可以举苏轼“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的例子,可以举曹操“对酒当歌,人生几何”的例子,来加以补充解释。 三、启发式教学在语文“课下”知识扩展与巩固中的应用 语文教学是一个庞大的教学系统,除了在课上的正常教学外,课外时间对课堂内知识的扩展与巩固更为重要。而启发式教学同样在这其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启发式教学在语文课外知识扩展中的运用 1、对比启发 :笔者查阅相关教学研究材料认为对比启发在课外学习中的作用是教师可以运用相互联系又容易混淆的知识,引导学生进行正反对比和前后对比,启迪学生积极思维,在对比分析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下面笔者引用《故乡》一文的指导实践,来对对比启发加以说明。教师在指导学生课外预习《故乡》时,可以针对课文中对闰土的形象描写采用对比启发:中年闰土与少年闰土相比,外貌上发生了什么变化?一个天真活泼的少年变成“木偶人”了。这种变化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这样对比启发,使学生产生了对课文人物描写的深入思考和深层理解,从而更加痛恨把人变成鬼的万恶旧社会。对比启发最大的优点就是通过对比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印象,将其逐渐内化为自己的知识。 2、联系启发:这种方法就是利用知识的相关性,促使学生对知识进行全面的了解和掌握。 例如:学习完了《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教师可以布置以下作业:“同学们课后阅读《水浒》中有关林冲的其他章节,以便更全面的了解林冲,下节课分组讨论。”下节课上同学们分组讨论后,教师总结林冲的性格:安分守己,忍辱负重,随遇而安。如:他被高俅陷害,刺配到沧州,仍幻想安稳度过刑期,回家团聚;正直、善良、侠义。如帮助李小二等;刚猛激烈、嫉恶如仇。如买刀寻敌,山神庙手刃仇敌,都表现出他反抗黑暗、崇尚正义的本质;细心、缜密。如林冲看管草料场,小心谨慎,尤其是熄灭炭火的细节表现得最为充分。这样的联系可以使学生由点到面的掌握知识,对问题的看法更全面。 3、类比启发 :这种方法就是把相似相同的知识进行类比学习,启迪思维,做到融会贯通。 例如:我们学习了鲁迅的杂文《灯下漫笔》,本文中批判了国民的奴性。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课下独立学习聂绀弩的文章《我若为王》。因为本文主题有与《灯下漫笔》有共同的地方。教师上课时可作最后的归纳:作者通过对“我若为王”的种种情形的虚拟设想,批判了皇权意识和奴才思想,尤其是对皇权的基础--奴才,表示了强烈的愤慨,呼唤要铲除一切奴种。表达了对人类尊严和独立思想的崇高和追求。这样学习后,学生能够理解《我若为王》的主题,而且还加深了对《灯下漫笔》主旨的印象,收到了一举两得的效果。 4、扩散启发:教育研究者认为扩散启发是以某个问题为中心,多角度发问,让学生层层深入思考,重新组合知识,多方掌握知识 ,是一种有多种答案的思维启发形式。它可以培养学生的变通能力,同时也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精神。例如:我们学习《诗经》:“以尔车来,以我贿迁。”这句话中有一个古今词“贿”:今义指受贿,古义指财物。教师可以以此为契机让学生收集这种古今词义发生变化的词。如谤:今义是诽谤,贬义词;上古是中性词,意义为议论。“能谤几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如复辟:古义:恢复君位;今义:恢复旧制度;如爪牙:古义:得力助手;今义:走狗;如封建:古义:分封诸侯;今义:封建制度;如锻炼:古义:对人的诬陷义;今义:体育锻炼;如谣言:古义:歌谣;今义: 流传的无事实的根据的话;如下游:古义:地位低下。今义:品德低下;如吹嘘:古义:替人宣扬;今义:说大话。这样的启发可以有利于学生知识的积累,逐渐做到博采众长,形成自己的语文知识系统。 (二)启发式教学在语文课后作业、练习中的运用 1、实例分析型启发:这种启发方式可以有效地引导学生完成课外作业。例如:要求学生赏析,《将进酒》中“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教师可以做以下启发:《论语》中就有“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的记载;宋代词人苏东坡的词中有“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句子;以及《三国演义》中的“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都是我国古代“流水文化”的扩展和延续。《将进酒》的首句也在“流水文化”的范畴内,它一开篇的“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句,就把学生的视线引到了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既描写了大河奔腾的壮观景象,又抒发作者“逝者如斯”的伤感。开篇的第二句“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与作者的《秋浦歌》“白发三千丈,缘愁是个长;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则有相似之点。学生在这样的启发下可以较容易地完成课业任务,同时还能复习过去所学的知识。 2、知识发展型启发:这种方法可以运用到练习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例如,我们在学习陶行知的《创造宣言》后,本课中提到了很多名人,可以让学生课后查找有关资料,详细了解每位名人的生平事迹。教师可举如下三例,以作引导。(1)奥古斯特•罗丹,法国雕塑艺术家,他在很大程度上以纹理和造型表现他的作品,倾注以巨大的心理影响力,被认为是19世纪和20世纪初最伟大的现实主义雕塑艺术家。罗丹结合“地狱之门”完成的“吻”、“思想者”、“亚当”、“夏娃”等获得普遍的赞扬。1886年完成历史纪念雕像“加莱义民”。其后,完成“巴尔扎克”、“雨果”等一系列名作家、艺术家的塑像。1916年,法国政府为答谢罗丹把全部作品捐献国家,特建立罗丹博物馆。1917年11月17日罗丹在巴黎附近的缪当去世。(2)米开朗琪罗,意大利文艺复兴盛期的雕塑家、画家、建筑师和诗人。生于佛罗伦萨。十三岁从基兰达约学画一年,后从多那太罗的学生贝托多学习雕塑一年,主要靠自学。他的艺术创作在人文主义思想支配下,并受到萨伏那罗拉宗教改革运动的影响,以现实主义方法和浪漫主义的幻想,表现当时市民阶层的爱国主义和国自己而斗争的精神面貌。在艺术上具有坚强的毅力和雄伟的气魄。中年的作《大卫》雕像,被认为是象征着为正义事业而奋斗的力量。又在西斯廷教堂八百玉方米的天花板上,连续工作四年,独立完成了《创世纪》的巨型天顶画。晚年所作美第奇陵墓雕像《晨》、《幕》、《昼》、《夜》,具有冷静而沉郁的悲剧性质,显示出人物心情的激动与意志的矛盾,反映了当时意大利人民失去自由和独立的精神状态。重要作品尚有壁画《最后的审判》、雕塑《摩西》及《奴隶》等。建筑设计有罗马圣彼得大教堂的圆柄和加必多利广场行政建筑群等。并有辑本诗集传世。(3)爱迪生 (1847-1931),全名托马斯¡阿尔瓦¡爱迪生。他是位举世闻名的美国电学家和发明家,他除了在留声机、电灯、电话、电报、电影等方面的发明和贡献以外,在矿业、建筑业、化工等领域也有不少著名的创造和真知灼见。爱迪生一生共有约两千项创造发明,为人类的文明和进步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这样的启发教育让学生知道怎样积累知识,在天长日久的锻炼中会逐渐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强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积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而“启发式教学”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方面具有非常明显的作用。首先,“启发式教学”对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有重要的作用。思维空间的拓展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例如:教师在讲授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后,可提出如下一个启发式问题:“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你们知道有哪些名句与此意思相同?请列出两句。”用这个问题引发同学们的横向思考,开拓学生的横向思维空间。又如:在高三复习课上,当教师带领同学们复习完诗歌后,可给同学们布置这样一个思考课题:“根据所学的《诗经》、《离骚》、陶渊明诗歌、唐诗、宋诗、清诗,写一篇一千五百字左右的小文章,谈谈我国诗歌发展的源流与演变。”这样一个启发式课题,就能很好地激发同学们关于诗歌的纵向思索,开拓学生的纵向思维空间。其次,“启发式教学”的实施能够培养学生建立起多种思维方式。比如“启发式提问”: “迫害祥林嫂致死的真正凶手是谁呢?”这个教学方式就能锻炼学生的发散思维;再如“实例分析型启发”通过总结过去所学的相似或相同的知识解决当前面临的问题,这样的教学方式能培养学生的辐合思维。最后,“启发式教学”能够从多个角度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涉及到学生注意力、观察力、想象力、分析力、理解力和记忆力的不断提高。“启发式教学”中的“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启发”能有效地帮助学生提高注意、观察、想象、分析、理解、记忆等能力。例如,教师在讲授《阿Q正传》一文前,利用多媒体播放《阿Q正传》的电影资料让学生欣赏,并提出一个问题:“你觉得阿Q是一个具有怎样性格的人?”让学生思考。那么学生在观看电影资料时,既能广泛地调动视、听等各种感官功能,又能锻炼注意力、观察力、想象力、分析力、理解力、记忆力等能力。 “启发式教学”所包含的内容非常丰富,它反映了和谐的师生关系和“教”与“学”的有机统一。教学的预定目标是否能够实现,不仅仅取决于教师对学生的“启发”方式,同时也反映了学生在面对问题时的思维能力和思维角度。在全部的语文教学过程中,能否有效地进行师生互动;能否充分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否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是判断语文教学是否成功的最重要标准。所以说,教师的教学应充分重视启发诱导的作用,让学生参与到教师的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功能。只有师生的相互配合默契,才能实现“教”与“学”的完美结合,这也是教学的理想境界。 参考文献: [1] 《国家课程标准•语文课程标准》 [2] 《教育学教程》,王守恒、查晓虎主编,安徽大学出版社 [3] 《心理学新论》,李铮、姚本先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4] 《志鸿优化设计丛书》,任志鸿主编,南方出版社 [5]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作者:刘玉舟
所在学校:安徽省芜湖县第二中学
 
中国教育网
www.910910.com
投稿邮箱:TEL15910883915@126.com
咨询电话:(0)15910883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