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网 首页 >>走进儿童的情感世界>>>
 


走进儿童的情感世界

作者:韩伟姣      专业分类:德育班主任工作
关键词:走进 儿童的情感天地
摘要:心灵的呼唤,离不开情感作媒介;思想的共鸣,也需借助情感去撞击。情不通,理不达,感情相悖,即使金玉良言,也免不了会变成好雨浇在石头上。每个孩子都是一个世界,一个完全特独、个性张扬的情感世界。班主任工作是进行在儿童世界的育人工作中的。因此,要想开启学生的心灵之门,必须首先学会走进孩子们的五彩缤纷的情感天地。教师真正地步入儿童的情感世界实质上就是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用自己真挚的情感去感化学生,理解学生,关心学生,这因为有教师这种崇高而无私的理解关心,才能使学生幼小的心灵增添几分美丽的光彩。只有那样,使孩子的情感世界变得更加丰富多彩,绚丽夺目。
正文:走进儿童的情感天地 余杭区瓶窑二小 韩伟姣 心灵的呼唤,离不开情感作媒介;思想的共鸣,也需借助情感去撞击。情不通,理不达,感情相悖,即使金玉良言,也免不了会变成好雨浇在石头上。每个孩子都是一个世界,一个完全特独、个性张扬的情感世界。班主任工作是进行在儿童世界的育人工作中的。因此,要想开启学生的心灵之门,必须首先学会走进孩子们的五彩缤纷的情感天地。 一、学会“设身处地” 苏霍姆林斯基说:“道德情感—这是道德信念、原则性精神力 量的心肉和心脏。”没有情感的道德语言必会变成干枯、苍白的语句,这种语言只能培养出伪君子。因此,教师不仅要善于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还要善于用于学生共鸣的思想感情去处理,分担他们的忧虑和激动,这就是“设身处地”。 1、细致观察。我们知道,眼睛是心灵的窗口,因而眼神常常最能表达情感。作为教师,尤其是班主任一定得多多留意学生的情绪和平时的行为:一是观察孩子的行为、举止,深刻了解孩子们在想什么,做什么,想要什么或不要什么。二是教师应当“设身处地”即“假如我是孩子”的换位思考去判断孩子的思想情感与行为是非。即使发现学生不妥之处进行教育时,也不要急于改变其错误的行为,而需要观察学生的行为,体会学生的感情,以接受的态度,理解的立场,体会学生的情绪,从而获得与学生的共通感,得到他们的理解和信任。然而当学生被尊重、被关怀、被接纳时,那种温馨的感觉定会促使他们更努力地学习,更好地发挥潜能。反之,如果对学生采取“盯牢、堵截”等层层升级的办法,作业不完成,不允许吃饭;作业马虎,严厉批评;订正有错误“错”上加错,罚抄加倍,其结果是可想而知的。如:与我同办公室的×××老师他的班上有一位学习极不踏实的学生,每次作业都是敷衍了事,×××老师对这位学生也算费了最大的心思,可不见其效。某一天这位学生的作业全是空白。×××老师真是按奈不住自己愤怒的情绪。厉色的言语顿时破口而出“今天你不用上课了,我也不想在课堂上看到你,在教室外非把作业补好不可”。霎时,那位学生的泪水就像断线的珠子流淌下来,同时哭喊着要回家,幸好旁边老师从孩子嗜好玩的天性与学习关系重要性,和言悦色、动之入情的劝阻,才让这位学生稳定下来。目睹这一现象,我深深地明白,如果缺乏“情感”的语言就会损伤学生的内心。教师深入到学生内心世界中去用亲情与爱心,才能点然学生的心灵火花。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与学生谈心、家访等多种形式,了解与沟通学生的内心世界,努力转变学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亲切交谈。师生谈话是交流的一种重要形式,师生进行平等的对话,其实是一种尊重,一种理解,一种关心,一种宽容,是在以心灵浇灌心灵。首先,班主任应努力与学生谈心,改善师生关系。有的学生虽然学习成绩不好,但很可爱,我们就要设法告诉他“你很可爱!”“老师很喜欢你!”使学生不至于自卑感到自己一无是处,而丧失了奋发的动力。因此班主任必须仔细体察学生的种种表现与内心活动,不失时机地表示理解,安慰与信任。其次,班主任还应提高情感表达的水平与技巧,善于抓住一切机会,以贴心的语言,爱抚的动作,真诚的表情来表达教师的期望,评价学生的行为。儿童的内心世界丰富而独特,成年人与他们的沟通有一定困难。俗话说:“教师是孩子的第二任父母。”尤其班主任可利用一切优势,主动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交流,一方面增进情感,另一方面借机展示自己的才智、学识、兴趣特长。我就常常在课余跟学生谈一些有趣的电视节目内容,谈谈动植物知识,和学生一起猜谜语、讲讲新闻,在与学生自然和谐的交流中,班主任与学生的情感需要产生共鸣,由此产生亲和的师生关系,戴化学生的心灵。 3、开展活动。儿童的活动主要有学习、游戏、班级文娱活动、参观、劳动等。班主任可以通过他们在活动中的具体表现,在活动中施以潜移默化的影响,使学生产生真切的体验和感受,从而达到导向和教育的作用,催化儿童健康、积极向上的情感世界。 二、语言充满情趣 在与儿童交往中,教师语言的魅力在于能够吸引学生、感染学生,沟通师生感情,融洽师生关系。如果老师习惯于用居高临下的教育老口吻与学生谈话,过多的指责,教训学生,即使唠唠叨叨也无济于事,哪怕是气势压人也收效甚微。 1、以情动人。儿童最关心的就是教师对他的看法如何,最大的愿望就是受到老师的关心和喜爱。当教师面对他们,尤其是对那种有情感缺失、行为缺点的学生时,应能善于发现他的闪光点,然后真诚地去赞赏他。那么,这样的语言就像美妙的音乐,在学生的心灵深处奏响,唤起学生内心深处的希望和信心,激励学生奋发向上。当一个学生犯错误时,教师能热情地启发和唤醒他,努力地去转变和提高他,辩证地对待与批评他,让他生活在希望中,那么,我们的教育就走向了成功。 2、以美育人。教师的语言不仅反映了自身的业务修养,更反映了自己的道德修养。如一位学生忘记带回家作业,老师可能会说:“真的忘了在家里了?”“怎么搞的?这已经是第三次了,今天补做!”。“是啊!为了写好这些作业你一定花了不少功夫,可惜今天不能看到你的作业了。”第一种透露出对学生的不信任,第二种传递出对学生极不耐烦和不满意,第三种则是信任、体谅学生,相信学生听了如果真忘了不会感到委屈。如果确实没完成,回去以后也会“花不少功夫补上”。可见,一句话可以拒学生千里之外,也可以将一股清泉滋润学生干涸的心灵。教师的情感功能显而易见。 3、以趣引人。对于调皮的学生不可不讲究点方法。出一时之气大声斥责,往往难以促其自省。变沉脸为哭脸,斥责于幽默之中,也是一种教育艺术。例如大扫除的时候我班的学生们认认真真地在各自的岗位上劳动,个个都干得蛮起劲。突然之间班干部跑过来向我反映情况:“×××同学不但没有参加劳动,反而是故意捣乱,拿脏水泼到同学的身上。”我一听到学生报告,我纳闷着:怎么又是这个学生,他不是好几次被我严厉地批评过了。他不是驯服了吗?而且还一再向我保证以后不调皮违纪了。怎么又我行我素,给人一种没皮没脸的印象。我仔细分析了原因:以前我只出一时之气大声斥责一番,使学生表面上老实,其实使他的心理产生了强烈的对抗情绪。所以此次我决不能大声斥责,应该讲求一定的批评艺术。于是我当着学生们的面笑着对这位严重违纪的同学说:“都怪老师不够细致,没能把你的任务安排好,从你的举止当中老师看出你是很想替同学工作,不过你用泼脏水来传递想帮忙的信号这可能不太合适!你说是吗?”那位学生示意地点了点头。从那以后,他的违纪行为逐渐少了。很明显,老师一番富有趣味的良言,一种“无痕的批评”不仅没有伤害学生的自尊,不丢学生的面子,而且更不会使学生产生抵触的情绪。可见,教育幽默是师爱和机智的表现。既使学生发出悦服的笑,也使学生感悟到老师的用苦良心的“师威”与“师恩”。 三、不妨“蹲下倾听” 苏霍姆林斯基又曾说过:“要进入童年这个神秘大宫的大门。老师必须在某种程度上变成孩子。”蹲下来和孩子说话。表面上是一种习惯姿态。其实,也可以体现出老师对学生的尊重。平等意识只有蹲下来,平视学生,才能真正地了解他们。树立正确的育人发展观和持有殷切期望的老师才可能“蹲下来”。只有尊重学生的新型的师生观的,把师生关系看作是一种平等互助关系的教师才会“蹲下来”,开展与学生的对话与沟通。 要使孩子理解,我们只有先“蹲下来”,才能更好地去倾听孩子的心声,去理解孩子的行为,去发现孩子的潜能,才能使他们欣然听从你的教导,展示教师“爱”的风采。 可见,教师真正地步入儿童的情感世界实质上就是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用自己真挚的情感去感化学生,理解学生,关心学生,这因为有教师这种崇高而无私的理解关心,才能使学生幼小的心灵增添几分美丽的光彩。只有那样,使孩子的情感世界变得更加丰富多彩,绚丽夺目。
作者:韩伟姣
所在学校: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瓶窑第二小学
 
中国教育网
www.910910.com
投稿邮箱:TEL15910883915@126.com
咨询电话:(0)15910883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