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网 首页 >>语文课堂提问应渗透“新课标”>>>
 


语文课堂提问应渗透“新课标”

作者:王康      专业分类:语文
关键词:一.深入钻研,定准问“点” 二、恰到好处,选准问“时” 三、面向全体,拿准问“度” 四、精益求精,抓准问“量” 五、因地制宜,用准问“法”
摘要:一.深入钻研,定准问“点” 二、恰到好处,选准问“时” 三、面向全体,拿准问“度” 四、精益求精,抓准问“量” 五、因地制宜,用准问“法”
正文:语文课堂提问应渗透“新课标” 课堂提问是语文教师为实现教学目标而经常采用的一种教学方法,怎样优化提问?怎样在提问中渗透“新课标”理念呢?我浅显地认为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一. 深入钻研,定准问“点” 课堂提问应该定准问点,优化问点,这个“点”必须最能体现“新课标”的主旨,最能突出单元训练重点,最能促进学生智能发展,它是牵一发动全文的关键处,这种“点”可以是重点的词,中心句,也可以是一处细节、某条线索等。为了达到予定的“点”,提高课堂提问的效果,教师应认真备课,深入钻研教材,在准确地把握教材的基础上,精心组织设计提问过程,以求收到实效。 二、恰到好处,选准问“时” 提问要掌握火候,时机恰当。教师要通过有意义的安排创造出有利于学生思维发展的氛围和最能有引起学生认知冲突,激发探究合作愿望的最佳心理。这种时机的形成要充分依靠教师的引导。通过生动的导语,铺垫性的问题,搞活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把注意力引导到课堂提问中来,使教学气氛,既活而不乱,又能减轻学生的压力,帮助学生实现和教师思路的“沟通”。 提问,还要跟教学进程结合起来,在不同阶段提出不同的问题。起始阶段可向学生提出诱导激趣性问题,初读课文时提出浅显的疏导性问题,精读课文时提出探究思考性问题,结束时提出综合问题、感想性问题。这样适时把握也把提问带向了深入。 三、面向全体,拿准问“度” 这个“度”指难易度。课堂提问必须难易适中。太难,忽视学生心理特点,超出理解水平和知识基础,易导致超前抑制,降低学生的兴趣:太易,会使学生思维处于停滞状态,失去提问的价值。所以教师在学生回答和学生评议的的基础上通过总结,给学生引导鼓励和启发。对不足的方面要具体的给出改进意见。对于学习新知识的提问,教师应于活动结束后进行小结,用准确规范的语言对概念和规律作进一步的揭示。这种“度”的控制更需要教师深入了解学生实际,在提问时能根据反馈信息,及时纠正与调控。 四、精益求精,抓准问“量” 提问要适量。要以“少而精”为原则。当然还可以把问题分解得细一点,多一点,随着学生知识水平的提高,问题的整体性,思考性要求应愈来愈高,量就应相对减少。只有量少才能求得理解的透彻,训练的到位,达到“一箭多雕”的效果。 五、因地制宜,用准问“法” 提问要讲究发法,这是教学技巧,也是艺术。这个“法”要因问因人而异,灵活选用,保证学生的智力活动处于积极的思考状态,自觉性得到充分的发挥。提问方法一般有以下几种:顺线展开,一线串“珠”;横向发散,实现迁移;揭示矛盾,连贯追问;开门见山,直插要害;搭“桥”铺“路”,化繁为易;以反推正,切入问点等。 总之,课堂提问对于学生来说,不仅在于复习、巩固旧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一教学环节,提高学生的能力和素质,所以教师在以后的语文教学中应当大力倡导上述“提问法”,从而实现与“新课标”要求的有机结合!
作者:王康
所在学校:江苏省连云港市宁海中学
 
中国教育网
www.910910.com
投稿邮箱:TEL15910883915@126.com
咨询电话:(0)15910883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