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网 首页 >>教改了,你的问题咋设置>>>
 


教改了,你的问题咋设置

作者:张红杰      专业分类:数学
关键词:一石激起千层浪,思维加工,分解,逐个击破。
摘要:如何设置数学问题才能适应现在的教改?分别从回忆型、理解型、运用型、分析综合型、评价型五种类型做了探讨。
正文:“发明千千万万,起点是一问”。一切思维源于问题,一切创新活动也源于问题。 问题是师生互动和交往的中介和桥梁。一个好的问题,能够引起学生的思考,激发学生的兴趣,真正起到引发学习的实际作用;一个差的问题能够使课堂变得表面的热闹,而对学生知识的获得能力的提升和价值观的形成毫无意义,最终只能是对学生宝贵时间的浪费。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具有问题意识是一种进步的表现。设置高质量的问题才能实现学生在参与过程中解决问题的有效度,才能起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作用。 数学问题的设置我通常使用以下几种类型。 一、 回忆型问题 回忆型问题是让学生回忆复习以前所学过知识。其目的在于确定学生能否掌握已学知识的实际内容,是否了解所学内容的基本事实,是否对已学过的知识有一种正确的理解。 回忆型问题要求学生回忆具体的知识,这些具体知识是他们在提问之前就已经碰到过的,或是上次课堂上刚刚讲过的,或是相隔一段时间的课堂上讲过的。 回忆型的问题常常用在一系列问题的开始。在以往的教学中,多如“什么是等腰三角形?”“二次根式的性质是什么?”等等。现在我们多设置为更为有意义的的情境。如“如果一个等腰三角形,一边是4厘米,一边是6厘米,周长是多少?如果一个等腰三角形一边是4厘米,一边是10厘米,周长是多少?”这样的的问题不仅让学生回忆了等腰三角形的概念,还复习巩固了“三角形的两边和必然大于第三边”这一基本定理。更能体现知识的前后联贯性。 长期坚持运用回忆型问题,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记忆力,并在回忆的基础上,由易到难,由浅入深,逐步达到对教材的理解和掌握。 二、 理解型问题 理解型问题是一种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理解能力的问题。它是在回忆问题的基础上,教师对学生提出的更加深层的问题,多用于了解学生所学新知识的领会,掌握情况。该问题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理解教材形成科学概念,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理解型问题是课堂上教师对学生提出的对基本概念、法则、定理进行领会的提问,要求学生对他们所学过的基本定理、重要公式、法则学懂学会,理解得透,把握得准。 中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理解能力还未成熟,读书时还不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有时候,学生能把教师讲的概念、定理的内涵和外延,生吞活剥,囫囵吞枣,用起来也只能是“比葫芦画瓢”,照抄照搬。这需要教师要善于针对性地提出一些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启发学生思考,使他们经过自己的思维加工理解教学内容,掌握知识的真谛。在课堂教学中,如果没有理解型问题就激不起学生的思考,书本知识、他人的经验就不能真正地转化为学生自己的精神财富。 例如:在学完角平分线后,我设置了问题:“有三条公路两两相交,你能找到几个到三条公路距离相等的点?”学生经过讨论可得出共四个点。这一问题既巩固了角平分线的性质,又区别于三角形的角平分线,还与实际生活相联系,加深了对角平分线的理解。 三、 运用型问题 运用型问题是指教师为了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要求学生把所学理论知识运用于实际,从而解决问题的方式。运用型问题实际上是唤起学生的记忆,想象,联系。使他们能运用已经学过的知识和已有的经验,顺利地解决新知识中的重点、难点和疑点。这类问题旨在要求学生用数学语言对所学知识进行精确的表述,借以检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 运用型问题的设置最重要的是选准问题点,问在关键处,多在新旧知识的衔接处,转化处,以及容易产生矛盾和疑问的地方。 如在学完三角形的中位线后设置了问题:“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中位线是3和4,则这个三角形的周长是多少?”又如,在学完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的坐标后,在教室里规定出横轴和纵轴,让学生找出自己的坐标和象限。改变横轴和纵轴后再找出来,并比较象限中坐标的特点。这种问题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让学生把数学和实际相联系。 四、 分析综合型问题 这类问题是为培养学生分析、综合、归纳等解决问题的能力。分析与综合相对,二者又相互依存。分析是把一个问题分解成较简单的各个部分,找出这些部分的本质属性和彼此之间的关系。即对较复杂的问题分解为若干小问题,逐步分析解决各个击破,最后概括出结论。综合就是把分析过的问题的各个部分联合成一个统一的整体。 这类问题多用在证明题中。如在《圆》一章中有很多问题都是这类型的。这类问题是培养逻辑思维能力的关键。 五、 评价型问题 评价型问题是为培养学生的评价事物的能力而设计的。评价型问题的目的在于训练学生掌握对定理、定义等进行比较、鉴赏和评价的思维方法。这类问题是让学生运用所学概念定理等说明原因,指出关系,判断是非,加以评析,发表评论。这类问题是近几年中考题中出现较多的。 如在学完特殊的平行四边形后,设置了问题:“在四边形ABCD中,AB=DC,AC=BD,探索四边形ABCD可能是什么形状的四边形,并证明你的结论。”让学生判断、评析,给他们思维能力发展的空间。 总之,教改后我们的问题设置更要有利于学生的发展,更要注重于知识间的联系,更要注重于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作者:张红杰
所在学校:山东省宁津县刘营伍中学
 
中国教育网
www.910910.com
投稿邮箱:TEL15910883915@126.com
咨询电话:(0)15910883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