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网 首页 >>>>>
 


回到原点

作者:吕超雯     出生年月:1988年10月    辅导老师:李建辉
回到原点 每一个有激情的演员都难免是一个人质。每一个懂得欣赏的观众都巧妙地粉碎一场阴谋。每一个乏味的演员都是因为他老以为这戏剧与自己无关。每一个倒霉的观众都是因为他总是坐得离舞台太近了。 ——《我与地坛》 第一次接触史铁生的作品是在一个无忧无虑的年龄,喜欢他的细腻是因为他的〈〈初恋〉〉,喜欢他的沉稳是因为他的〈〈家〉〉,至于〈〈我的地坛 〉〉,我一直有点不解:一个内心充满爱和温情的男人的文章怎么通篇都充斥着让人窒息的对死的恐慌和思考,他的世界不是应该一片阳光灿烂的吗? 慢慢长大了,当我的世界也不再是阳光灿烂的时候,我开始了用自己的方式去体验他所说的。我的人生就是一段孤独探索的旅程,在那些怪圈里,我兜兜转转,有时也遍体鳞伤。 第一圈,原点。当我无忧无虑的时候,我热爱这个世界。这时候的我既不是演员也不是观众,不知道自己的戏剧在哪上演,有时也颇有兴趣的跑到别人的舞台下虔诚地仰望,毕竟是看不懂,所以也不知道何为悲,何为喜。自己的舞台虽也被打点得五彩缤纷,却也因为没有戏目而显得空荡。每当想起那白纸一般的一圈,心里就一阵莫名的温暖和惆怅。 第二圈。当我开始知道反抗的时候,我厌恶这个世界。这时候的我,既是一个没激情的但又是人质的演员。我被迫着去追求,我还必须为自己的追求负责而去放弃很多东西。很多时候我发现自己的生命甚至就只剩下追求,有时候我为自己的不得已感到悲哀,我就是个人质,被尘世间的欲望牵制着不停的往前追赶,可是,我从不敢让自己不再追赶,依然固执地追求,这有谁讲得清楚呢?我曾经把应试教育批评得体无完肤,可我也时刻被它折磨得体无完肤 。这一圈,没有色彩。 第三圈。当我开始感到痛苦的时候,我拒绝这个世界。拒绝这个我曾经如此热爱过的世界,因为它骗了我,在我的理解中的世界是那么的和谐可爱,可眼睛告诉我的不是这样,有什么比让一个孩子亲眼看着心中的信仰被一层层剥掉光辉的外衣露出其丑陋的真面目还要残酷的事呢?那时候的我,因为坐得离舞台太近,所以看的分明,愤怒得分明,因而痛苦得也分明。在这一圈,我是那个倒霉的观众,看到了戏目,却全是灰暗的色彩。 第四圈。当我无可奈何的时候,我开始学会接受这个世界。以为自己看穿了,也就这么一回事,管它演什么,反正是演戏,何必那么较真?悲喜也与我无关,起落也与我无关,这时候的我是个乏味的观众,但当一个乏味的观众也逃不过痛苦的折磨,因为我始终逃不出这个戏场。冷漠的外表也隐藏不住内心暴风雨般猛烈的冲撞,那声音无时不在拷问和谴责我的灵魂:软弱的人啊,你怎么可以对此弃之不顾?那是一群人的罪孽,也是你的罪孽啊!那一圈,我看不到舞台上上演的戏目,我也拒绝思考任何色彩。 。。。。。。。。。。。。 而今,是史铁生带着仍在第四圈痛苦徘徊的我又重新回到了原点。我从没后悔自己历尽险阻去走那三圈,因为我所回到的这个原点被我从那三圈带回的不同戏目和不同的色彩装横得愈加精彩了,那是另一番不同于第一次在原点看过的景象。庆幸自己还能回来,回望走过的那四圈,我知道自己是懂得投入却不晓得抽身了,无论是演员还是观众,我的角色都未曾到位,做演员时太吝啬自己的激情,做观众时又太跟剧情较真了。 带上你的激情,带上你的冷静,回到原点。史铁生是想告诉我们,在频繁的角色变换过程中,要始终有一颗平和的心。
作者:吕超雯
所在学校:中山大学附属中学
 
中国教育网
www.910910.com
投稿邮箱:TEL15910883915@126.com
咨询电话:(0)15910883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