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网 首页 >>>>>
 


访问王光明老人报告

作者:赵华     出生年月:    辅导老师:傅剑
2010年7月2日下午,早早准备好的我们正在去往老先生的家里,我们坐在有空调的公共汽车上,心里却非常紧张,我们只是知道这位老人是电影制片场的党委书记,剩下的就是因为他是我们学校的校友,其余的一概不知。准备了许多问题的我们心里总是沉颠颠的,不知道这位老人什么脾气,虽然我们算的上时校友,但是毕竟几十年的隔阂,他们所经历的事情是我们没有经历过的,不知道互相见了面会不会比较尴尬。 到了老人家里,老人见到我们非常的热情,让我们很快进入了状态,老人和老师坐在沙发上,我们则是一人搬了把椅子,坐到老人旁边,感觉十分的亲切,老人也说:看见一中的同学我非常的亲切。我们的采访这就算开始了。老人说:我今天68岁了,在一种学习工作了28年,我高中毕业了以后,因为家庭生活困难,所以没上到中意的大学,学校因为我在学校的表现很好,所以我毕业以后就让我留在一种教课,这样,我既可以留在一中,又可以为家里赚些钱。所以,我对于一种的感情是非常深的。 老人还说:他比较赞成于在学校当一当班里的干部,这样可以锻炼处事能力,这对于以后走向社会,在社会中所需的综合素质方面是个不小的锻炼机会。而且我认为学校应以学习为中心,单不仅仅局限于书本上面的知识,还要多增加一些课外的知识,这对于学生的成长是非常有益的。 老人向我们讲述了他在一中生活中的难忘经历,当时一中和耀华之间有着很强的竞争,因为耀华当时相当于贵族学校,有钱人家的孩子才能上得起,一中里面则是一般甚至仅能维持生活的家庭的孩子,据说当时一中报名是学生背个铺盖排队。所以耀华的学生因为看不起穷孩子而瞧不起一中的学生,一中的孩子更是看不起耀华的贵族子弟们,两个学校互相比,在为自己争面子上谁都会拿出百分百的力量出来,老人说一中与耀华之间的竞争直到现在也是有传统的。 当时天津闹洪灾,全体学生都去抗洪去了,每天过着苦日子,但是心理却是美滋滋的。当时,全体高中生去干活,初中生来做饭,大家都在为保护家园而奋斗,因为只要洪水过来了,大伙就没有家了,所以大伙谁也不敢松懈。当时每天都在下雨,大伙的身上都湿漉漉的,没有干净的饮用水,很多人都得了伤寒。白天大家手挽手地阻击洪水的来袭,晚上大家一起唱着革命歌曲。可见当时一中大伙一条心,在困难面前,毫不退缩。当我们问道:是什么让您在一中工作这么长时间,您最大的感受是什么,并且应具备什么样的品德呢? 老人说:我认为,尽自己所能,把事物做好,问心无愧。这是我最大的感受。当然,我们要有艰苦爱劳动的精神,不怕吃苦,万众一心,顽强拼搏的精神。 老人还为我们讲述了他在一种学习期间印象比较深刻的老师,一位是物理老师,叫刘铁铮,他的教学方法很好,并且对学生严格,这位老师在讲课后,会给学生做一些测试,看他们是否真正明白了,如果有人不明白,他会再次强调。对于学习方面,这位老师也是非常严格的,当时老人还是学生时候,以为自己测验全对的他在发下不是满分卷子后,看到,即使是1个单位上的错误,那位老师也会挑出来,这位老师的严格给了老人很大的印象。 还有一位是以为外语老师,叫陈伯秧,这位老师善于鼓励学生,让不爱学习外语的学生爱上学习外语,对于在英语方面没有什么兴趣的老人,异常的关心,让老人十分的感动,并且决定:为了这个老师,也要学好外语。
作者:赵华
所在学校:天津市第一中学
 
中国教育网
www.910910.com
投稿邮箱:TEL15910883915@126.com
咨询电话:(0)15910883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