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网 首页 >>>>>
 


我眼中的“和谐社会”

作者:李桐     出生年月:1994年5月26日    辅导老师:杨诚刚
我眼中的“和谐社会” 作者 : 西安市龙门学校中补(东仪路)校区 中补十一班 李桐 指导老师 :杨诚刚 古有儒家的 “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的“大同”社会;也有陶渊明的世外桃源,怡然自得,舒适安宁,令人神往;今天我们构建生活富裕、安居乐业、平安幸福的和谐社会。但是,和谐社会是什么?这个问题我一直在思索。 当我漫步在大街上,看到了宽阔的道路四通八达,使我想起了一句话“要想富,多修路”;再看,两旁的高楼一座座拔地而起,商店里各类商品琳琅满目。街道的清洁保持也比以前好多了。在城市广场,在道路两旁,在每个社区,都能看到四季花开,闻到怡人馨香,听到呢喃鸟语;更可喜的是:不知不觉间,城市的主要街道两旁已经立起了许多宣传城市文明各项政策法规的阅读亭,为我们的城市增添亮点。 记得去年暑假,父母带着我回姥姥家。一路观望,车窗外的变化可真大啊!先前的荒芜野地,如今新楼林立。到了姥姥家,这里的变化让我惊呆了,原来村里的泥泞小路,现在变成了宽阔的柏油马路,土坯房地变成了楼房,一排排整齐地矗立在碧绿的麦田旁。我迫不及待地冲进屋里,厨房里飘出阵阵的香气。姥姥正在厨房为我做最爱吃的葵花饼,见我们来,姥姥欢喜极了,一滴滴泪水悄悄地滑落下来。就在那一瞬间,我的心被触动了,我跑过去紧紧的抱住了姥姥,姥姥抚摸着我的额头。那一刻我觉得幸福极了……我洗净了手,帮着姥姥一起干活。就在姥姥的双手不停地揉搓面团的时候,我问姥姥,您说小康的生活是什么样啊?姥姥用带着面的手指在我的额头上轻轻地点了一下,笑着说“傻孩子,现在就是“小康了”! 望着锅里金黄的葵花饼,我突然记起姥爷说过的话:“三年困难时期,别说满桌的大鱼大肉,就连葵花都吃不上。当年很多人爬到树上揪一把树叶就往嘴里填……改革开放以后,国家推行包产到户的政策,全家人才第一次放开肚皮,吃了饱饭。姥姥放下种的葵花饼,深有感触地说:“如今过上了小康日子,咱们家现在什么也不愁了。” 是啊,和谐社会已经走进千家万户。 炎炎烈日炙烤着大地。麦收季节又到了,可在外面打工的舅舅迟迟未归。 “姥姥,13多亩麦子!咱几个人咋收?”真是的,舅舅还不回来,我担心地问姥姥,姥姥却笑而无语。走,咱去收村东那亩!姥姥收拾好,姨夫就开着机动三轮车驶向村东。远远望去,金黄的麦田里没有了烈日下男女老少齐挥镰的情景,只有几台收割机忙碌。“人都到哪去了?”走近一看,人们正在树荫下说笑,多是老人,妇女,孩子,旁边停着一辆辆三轮车。 “桐桐”快过来帮忙!顺着看,我姥姥那块收完了,几辆三轮车开到收割机前,麦子从收割机的肚子,流进车厢……麦收变了,往年3亩麦从割、拉、压到入仓得几天,现在个把小时就搞定了!这时我才明白姥姥为啥不担心。 科技改变了农村生活,乡亲们踏上了和谐社会之路,如此幸福,快乐…… 我突然明白了,和谐社会就是:城市里拔地而起的高楼,商店里琳琅满目的商品,道路两旁的鸟语花香……是姥姥手里的葵花饼;收割场上乡亲们的欢声笑语……
作者:李桐
所在学校:西安市龙门学校中补(东仪路)校区
 
中国教育网
www.910910.com
投稿邮箱:TEL15910883915@126.com
咨询电话:(0)15910883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