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大的教育门户网站 中国教育家协会 教协会员理事 香港监制 本网合作 |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与我联系
今天是

在线留言
博客 |
高考 |
资源中心
校长 |
校园 |
教育书店
首页 | 校长风采 | 校长访谈 | 决策参考 | 院校管理 | 校长论文 | 管理书廊 | 院校风采 | 校长论坛
密码: 认证码: 注册
聚精会神抓教学务实创新求发展
--------------------------------------------------------------------------------

点击次数:1444  发布时间:2010-12-1 14:56:21

 各位领导,各位同仁:
  首先感谢区教育局、区教院的领导及各位同仁给我们民办西南高中这个机会,能在这里向各位汇报我校的教学工作。我们期望借此继续取得各位的支持、关心和帮助。
  民办西南高中是徐汇区里一所最小的高中。从建校日起,就得到区教育局的支持和关心。各位局长都曾到过西南,给西南鼓励,希望西南办成让徐汇百姓满意的学校。局领导希望西南高中能从数量的发展到质量的转变。几年来,我校努力按局领导的希望办学,我们感到身负众望,责任重大。我们要履行对徐汇百姓的承诺,让徐汇老百姓放心,高兴!
  我校的生源是位于全区中考进分线的后15%,学生学习基础差,学习习惯更差。要使他们经过三年努力,大多数能进大专,为徐汇教育填低谷,少部分进入本科院校,也为徐汇教育建小峰,这就是我校的高考定位和目标。
  在座的一定认为要实现这样的目标,太容易了!其实不然。对于其他高中根本不希罕的大专,我校学生必须从后15%往前翻一个以上筋斗才能实现,而重点高中或进分高的完中几乎人人能进的大本,我校学生还要冲,再翻一个大筋斗才能夺取到稀有的席位。所以我们的目标是必须经过艰苦努力,才能实现的。
  要实现目标,必须创造一个良好的校风、教风、学风。但要改变我校学生由来已久的不良学习习惯,端正学习态度是一项艰巨而长期的工作。我校教师大多是退休的老教师,但老革命却碰到了新问题。当教师付出的辛劳往往很难使学生学习成绩提高时,埋怨、责怪、焦躁情绪经常产生。我们认为办学的关键是教师,师德是教师的灵魂,而没有灵魂的血肉之躯只是一个空壳。西南必须崇尚师德建设。
  为此,我校大力提倡教师三精神:团队精神、进取精神、自律精神。首先,领导是三精神的榜样。西南的前途只有紧紧依靠教师的三精神,用我们软件的优势去克服硬件的劣势。
  同时,要改变学生不良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学习自觉性、主动性,就要有严格的管理。我校的五化管理是:
  校园生活学生化,营造良好的校风
  课堂管理规范化,培植良好的班风
  考试管理流程化,严肃考纪考风
  教学手段多样化,提高课堂效益
  质量分析个性化,剖析学生实际
  上学年,我校申报上海市安全文明校园,经过全校师生共同努力创建,今年11月已顺利接受上海市安全文明检查组的检查,使我校在德育和行为规范方面上了一个台阶。
  今年,全区全面进入二期课改试点,我校形成新、老教材的过渡局面,为此我们提出一个理念,二种教材,三个坚持的工作方针,狠抓更新理念,务实创新,改进教法,坚持传统,提高教学质量,要把我校的教学推向一个新的更高的阶段。
  学校工作中心是要聚精会神抓教学,我校教学研究的落脚点是聚焦教研组建设,聚焦教研,聚焦课堂,聚焦教法。
  (1) 抓好教研组长的学习和提高
  局领导在点评徐教院附中的经验时,要求深入校本培训,提出教研组是载体,教师是主体,校长和教研组长是领军。
我校领导参加隔周的教研组长学习会,要求教研组长不断进取,居安思危,自加压力,做好教改的领头羊。
  (2) 请兄弟学校资深教师来校,共同研讨课堂教学、教材教法。
  我校领导经常参加教研组活动,提出不要闭门造车,要横向比较,请进来,走出去。
  我们要感谢市、区领导及兄弟学校的许多老师对我校教研活动的支持和帮助。
  如:张培荣老师数次来我校指教,听、评物理课
    尹文龙老师今年二次来我校指教,听、评生物课
    徐汇中学魏蜀弘老师来我校参加数学教研组活动,探讨课堂教学
    市二中学丁晓民老师来我校参加语文教研组活动,介绍市二语文二期课改的体会
    杨兰石老师多次来校听英语课,参加评课及教研活动等
    赵家镐、李雄豪、姚国超等多位校长都到过西南为师生作过精彩报告
  感谢兄弟学校的老师真诚的帮助,在这些教研活动中,在老教师悉心带教下,我校中、青年教师迅速成长,已成为一支重要的教学中坚力量。
  (3) 走出校门,向兄弟学校学习
  凡是区教院组织的兄弟学校听课活动,我校尽量安排各教研组、各备课组去听课。看看外面的世界多精彩,提倡听一节课,吸取一个优点;听几十节课,集几十个优点于己身,不断吸收新鲜养料,改进我校的教学工作。对在教研方面有成绩的教师,我校在教师大会上发扬、交流,达到“资源共享”全校学习的目的。
  (4) 请教院专家来校研讨教学,分析高考情况,指导教学
  凡是我校在教学工作中遇到难题时,我们首先想到的是向区教院求教,争取他们的帮助。
  记得2000年,高招办向全市提出2001年高考要实行综合考后,我们对这一新生事物感到困惑。学校立即向区教院求教,当时区中教科长及区教院各学科的教研员几乎都一齐来到我校,和我校教研组长开研讨会,形成了梳理知识,结合热点,强化训练的综合三阶段教学。从此,我校高考的综合考试,一直保持良好的成绩。
  每年高考后,我校总要请教院专家来校研讨,分析高考情况,指导教学工作。今年6月,陆宝谦、杨佐荣二位专家及赵白超、蔡武纲、杨兰石、陆惊帆等资深教师和我校教研组长一起研讨、分析。他们在听了我校关于教学工作的汇报后,提出了怎样以二期课改的理念和要求改进我校的教学工作,提出了十分中肯和宝贵的意见,给我们很大的启发和帮助。
  今年,我校的教学工作,就是根据专家们提出的建议和意见加以改进和落实的。
  (5) 今年我校教学工作的几点措施
  ① 剪裁教材,整合课程
  根据我校的目标,针对我校学生实际,高考的150分是不可能全抓住,也抓不牢的。就象爬山,喜玛拉雅山世界最高,现在我们学生爬不上,我们的学生只能爬泰山、黄山,爬上去要选择道路,要放弃可能失败的路,选择成功可能大的路,成功在于选择。
我校必须改变在课堂教学内容上的繁、难、偏、旧脱离学生实际的现状,剪裁教材内容,选择我校学生能抓得住的教材内容,这就是我校研讨的“5•9工程”。
  我们认为,实施“5•9工程”就可能实现大多数学生进大专的高考基本目标,去年,我校数学、英语、化学三个教研组,都对五年高考的知识点整理、归纳,分到各备课组,要求每一年级、每一学科、每一位教师、每一节课上都能努力做到:把高考的知识点用会考的要求去教,从而使学生能通过课堂教学,掌握最基础的知识,达到高考150分中90分的要求。抓住能达到的知识点要求,把经过实践实在抓不住的舍得放弃,做有用功,把力气用在刀口上,就是选择了成功。
  剪裁教材内容,选择适合校情的教学内容,达到减负增效的目的,这是我校去年研讨的课题,也是今年需继续研讨和实施的。
在课堂教学上按“5•9工程”的要求,对学有余力的学生怎么办?因为剪裁了教材内容,课时就可多下来,把省下的2节课,用在学生选修或物理,或化学,或数学、英语,或其他(世界语)这样使一部分学有余力的学生可通过选修得到提高,自愿选修,积极性也高了,也使一部分能翻一个筋斗进大本的目标有了保证。
  ② 因材施教,分层要求
  每次考试后,各年级、各教研组都要进行认真的质量分析到每一位学生。人人有一本明细帐,考前、考后的成绩升、降十分清楚。给学习有显著进步的优秀学生,全校大会上颁发金牌。
  近年来,学生在不断分化,一批要学习,不甘心在低层次上徘徊的学生不断涌现。我们应建立开发区,使这些学生先“富”起来,并带动更多的学生一齐“富”起来。我们对他们要精心、用心。使他们不仅在浅水里浸浸,在深水里也淌淌,让他们吃饱。我们提倡大题小做,对高一点的要求设几个阶梯,使他们既看到成功,也认识不足,继续努力。
对“灾区”,特别是“重灾区”学生要耐心,付出爱心。
  对大多数中间状态的学生,要紧扣“5•9工程”,要反复、牢固的抓住基础知识,树立信心,使150分中的90分不仅抓住而且抓牢。使我校的教学形态从△变为菱形。
  ③ 扬长提短,合力纠偏
  偏课是西南一大特色,纠偏是一大难题。因为偏课由来已久,越偏越烈。所以纠偏要从高一抓起,抓早、抓牢、抓细、抓好,同时要扬长提短,合力纠偏,不求全,只求残缺美——西南的“维纳斯”。
  ④ 继续寻找突破口
  西南教学的重点是突破语、数、英三大门,三大门就是西南的一块锦,我们要合力织锦,织锦如攻关,攻关要找突破口。如:语文突破口是文言文、作文,从高一抓起;英语突破口是华师大编的配合教材的900句,及牛津英语的我校新自编的900句。
当前,我校的教学质量,离全区的教学水平,还有较大的差距,我们还要不断探索和进取。
  06年,在新的一年中,我校在教学(教育)上要有新思路,常规要有新举措,难点要有新突破,教学效果要有新提高。
我们提出的口号是:信心就是力量,态度决定一切!
  我校有一个和谐奋进的领导集体,带领全校师生,在民办教育这块未开垦的处女地上,遵循西南校训:探索、实践、修身,勇敢前进。
  我们是教育战线的老兵,老兵有老兵的情怀,
  我们是民办教育的新兵,新兵有新兵的追求,
  我们要争做二期课改的尖兵,尖兵要有尖兵的风采,
  我们就是徐汇教育填低谷的排头兵,我们必须有排头兵的勇气和精神,去排除万难,不断探索,去争取新的胜利,让徐汇百姓放心、高兴!再次感谢各位领导和各位同仁,西南高中的朋友们,谢谢!
 

        

—— 信息源自:西南高中

严正声明 | 网站介绍 | 网站导航 | 信息发布 | 网站建设 | 广告服务 | 与我联系 | 付款办法 | 友情链接 | 本站首页

中国教育家协会 教协会员理事  香港监制
本站通用网址:中国教育网  网络实名:中国教育网站  中国教育在线
香港通讯地址:香港兴发街邮政局38062号信箱 中国香港特区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0-01-02-5
业务及合作热线:010-64803658 客服电话:010-64803331
广告信息发布:bj64803658@126.com 欢迎合作:cn1380101894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