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 书店 交友
当前位置:首页 >> 考研 >> 考研路上 >> 正文
站内搜索
今天是 欢迎访问中国教育网新版
09考研:他人忧患之时 你需为数学狂
来源:文都教育      2008-10-20 10:41:00
 

  考研的日子伴随着心慌,前途一片光明却又找不到步入光明前途的入口。当别人还在酣睡而自己不得不离开温暖的床时,当中午别人悠闲地吃着午餐而自己却要就着单词下咽时,当午睡的梦中还在呢喃数学题的解题思路时,当踩着月光伴着秋风结束一天的复习进程时,2009年考研初试时间也在一步步近逼。

  有时躺在床上回想远近各项目标,发现小的目标没有完全实现,大的目标离自己的理想也是越来越远。可是考试时间的逼近不容你再摄取更大量的知识,你能做的就是有效的利用这有限的时间,把已有的知识点考点融会贯通,紧记于心,深入骨髓。于是提高效率、讲求方法就显得很重要了,而学习方法又是提高效率的基础,所以方法直接决定是否可以成就你的成功。

  从小学就开始积累的学习经验告诉我们方法及其所产生的效率对任何一门科目都很重要,但对于数学尤其突出。相关考研数学辅导专家根据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出题规律和数学这门科目的特点,给出以下三个解决问题的武器,希望能够陪你到明年金榜题名时。

  首先,考研数学,基础和技术两者缺一不可。

  基础就是指基本概念、基本性质和基本方法,不论是数学还是其他科目,基础始终是任何考试着重的考察范围,万变不离其宗的宗就是指的基础。技术指做题的技巧,这是从众多考生中脱颖而出的决定因素。怎样引导自己体验数学,融入数学是每一个考生应该积极参悟的问题,因为能否参悟透彻这个问题不仅能够决定你是否能在考试中取得高分,而且也会超越出自己的思维方式的惯性、提升自己解决任何问题的能力。

  从多年的阅卷情况和经验看,有些考生对基本概念掌握不够牢固,理解不够透彻,在答题中对基本性质的应用不知如何下手,因此,造成许多不应该的失分现象。所以,考生在复习中一定要重视基本概念、基本性质和基本方法的理解与掌握,多做一些基本题来巩固基本知识。例如可以阅读《过关与提高》中关于基本概念及重要结论部分的讲述,因为它的叙述既严紧又通俗,内容总结很适合总体来把握章节知识点及考点。

  其次,加强个知识点的联系,提高自己综合解题的能力。

  考场上的你就是一个统帅,而你掌握的所有概念和公式就是你所要指挥的兵。考试好比打仗,打仗除了要有足够的兵力,还需要有一个有能力的统帅理性调兵遣将,从而才有可能在战场上奋勇杀敌。在储备了大量的“兵”后,你要做的是不断地加强运筹帷幄、统帅千军万马的能力。如在线性代数的两个大题中,基本上都是多个知识点的综合。

  不排除以后会把线性代数与高等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的内容掺杂在一起出题。以此达到对考生的运算能力、抽象概括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考查。因此,在打好基础的同时,通过做一些综合性较强的习题,并且边做边总结,以加深对概念、性质、内涵的理解和应用方法的掌握。

  再次,要深刻理解考点,把考点和应对方法联系起来。对于数学理论来说,其间都有或多或少的联系,如果能时时分析所接触到的概念、原理、性质之间的关系,就能从宏观上把握考研数学,做题时思路才会灵活。比如线性代数部分,其内容不多,但基本概念和性质较多。

  他们之间的联系也比较多,特别要根据每年线性代数考试的两个大题内容,找出所涉及到的考点与方法之间的联系与区别。例如:向量的线性表示与非齐次线性方程组解的讨论之间的联系;向量的线性相关(无关)与齐次线性方程组有非零解(仅有零解)的讨论之间的联系;实对称阵的对角化与实二次型化标准型之间的联系等。掌握他们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对做线性代数的两个大题在解题思路和方法上会有很大的帮助。


■相关链接  
站内资讯搜索:  
考 研 高 考 自 考 外 语
热点专题
·以传教的热情和坚忍动力发…
·“世界华人艺术大会” 第十…
·国家教育事业十三五规划解…
·教育时评:“老师不敢批评…
·我国首个教育脱贫五年规划…
·评论:教育改革不能总被芜…
·湖北文理学院理工学院招聘…
·中国教育在东西文化激荡中…
·未来5年,广州各区中小学的…
·教育部连续12年开通高校学…
考试攻略
考研“牛人”的备考之路
热门推荐
·全国优秀培训机构
·中国教育网频道说明
·全国优秀教育机构推荐
·频道诚征兼职主管/主编
·职业、职称考试网络课程
·08年全国各地院校招生就业展
·08年全国各地院校招生计划展
·08年中国各地艺术院校推荐
·08中国**省十强中学评选展示




    中国教育家协会 教协会员理事 香港监制
京ICP证000045号-81
中国香港特区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0-01-20-3
业务及合作热线:010-64803658
信息发布:bj64803658@126.com欢迎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