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频道热点 >> 正文
站内搜索
今天是 欢迎访问中国教育网新版
朱四倍:漠视对代课教师的补偿是教育的悲哀
来源:新民网     2010-1-9 13:30:00
 
    进入2010年,代课教师的命运再次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起因在于《工人日报》一篇题为“44.8万代课教师将进行最后的清退”的新闻:2009年底,甘肃兰州将清退该市最后1240名代课教师。而站在这1240名兰州代课教师身后的,将是全国逾44.8万农村代课教师大军。据《工人日报》报道,进入2010年,为了优化教师队伍,我国存有代课教师的绝大部分地区将进行最后的清退。已清退的老师生活大多困难。而等待清退的老师,也未期望拿到更多补偿,他们只希望这次能体面地离开,只希望自己走了孩子还能有人来教。

  关于代课教师的讨论已经产生了强烈的反响,有某电视台主持人几近失态的“控诉”,有网友直言“清退的不是代课教师,是良知”,在一些网络论坛和QQ群中间,也有不少人在发起支援代课教师的声音。这些声音的指向,实则是漠视代课教师的贡献,忽视对这个群体补偿的制度安排,这不能不说是中国教育的一种悲哀。

  代课教师是教育资源投入不足状况下的一种不得已的选择,是我国的“特色”——中国教育经费长期欠账,至今也没有完成达到GDP4%的目标。在这种情况下,是广大代课教师以一种近乎无私的奉献,支撑起了边远地区的基础教育。或许,从一定意义上说,清退代课教师是我国加强农村教育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但问题是:如此多的教师离开岗位,谁来填补这些空缺?代课教师长期存在的本身就表明了一定的合理性,一旦被清退,这里的教育怎样衔接下去?同时,代课教师为教育事业做出了艰辛奉献,如果一刀切清退,道义何在?即使要清退,也必须对代课教师这么多年来的贡献给予合理的补偿,而不能仅仅是区区的几百元,清退代课教师不是清退“三无产品”,不能一“清”了之。

  必须承认,不少代课教师把青春,甚至一生都献给了教育事业,正如一位代课教师所反问的那样:“1990至2000年正是乡村需要教师的时代。可以这么说,是我们支撑了那个时代乡村学校的教育事业,而现在就这么一脚把我们踢开,这公平、公正吗?”曾经主持国家“技术援助民办教师专题研究”项目,并对我国代课教师有相当研究的北师大靳希斌教授说:“对代课教师不分优劣,一概辞退的做法,不符合尊重人才、珍惜人才的方针。”全国人大代表、北师大教授庞丽娟也曾指出,快速、简单“全部清退”代课教师的政策无疑是不符合现实国情的,也是急功近利、不近人情的做法,重“破”而少“立”,势必严重影响和冲击我国农村义务教育。

  笔者以为,对代课教师的清退,存在着诸多弊端。一是缺少对教师的尊重。在清退过程中,有些地方对所有的代课教师实行“一刀切”,不管教书年限,不管年龄大小,不管是否优秀,没有任何标准,就把所有的代课教师赶下了讲台。有的教师辛苦教书几十年,被赶下台甚至不会做农活,而且由于代课期间工资低廉,他们被清退后生活无保障。在这种情况下尊重教师对于代课教师而言,就是一句空话。

  二是对教师贡献的补偿缺失。在我国教育比较落后的地区,特别是西部比较贫困的农村地区,大学毕业生嫌各方面条件不好,不愿到那里去任教,但是那里的孩子们也渴望获得知识,代课教师默默地承担起这个责任。但他们的默默奉献却难以得到应有的补偿,每月工资220元,清退补偿只有600元,这样的现状,让中国的教育制度情何以堪!

  因此,为了避免清退代课教师成为和清退“三无产品”一样的事情,当下应着力建立公正、公平的补偿机制。公平的补偿机制,应是使那些合格的代课教师能够“登堂入室”,也使那些不合格者得到应有的经济补偿,对那些已到退休年龄或工龄较长但不适于继续任教的代课教师,理当给予更加妥当而公平的经济补偿,由国家财政一次性拨付给他们足额的养老金,或者给予退休教师的待遇,以便他们能够衣食无虑,安享晚年。也就是说,应让这一群体得到尊重,体面地走下历史舞台。

■相关链接  
站内资讯搜索:  
杏 坛 书 架 关 注 成 长
热点专题
·以传教的热情和坚忍动力发..
·“世界华人艺术大会” 第十..
·国家教育事业十三五规划解..
·教育时评:“老师不敢批评..
·我国首个教育脱贫五年规划..
·评论:教育改革不能总被芜..
·湖北文理学院理工学院招聘..
·中国教育在东西文化激荡中..
·未来5年,广州各区中小学的..
·教育部连续12年开通高校学..
教育服务
·在好老师和跟谁学之间划上..
·孔令义:书法艺术应在科学..
·山东高青县田横小学女教师..
·广西:3年内将投入60亿元发..
·改革开放30年:八大变化见..
·警惕:五种不正确的家庭教..
·石家庄市直各局深入开展主..
·葫芦岛:特殊的国防教育宣..
·辽宁省教育厅:组织学生滑..
·利川着力抓好廉洁征兵教育..
更多..  
热门推荐
    中国教育家协会 教协会员理事 香港监制
京ICP证000045号-81
中国香港特区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0-01-20-3
业务及合作热线:010-64803658
信息发布:bj64803658@126.com欢迎合作